第一一七章互联网泡沫破灭
1999年的市很火爆,尤其是科技与新兴的互联网板块更是达到了的程度。
科技与互联网的迅速蹿升是从1992年的思科公司上市开始的,在1994年快车道。在1999年3月10日nadaq指数到达503263的最高点时到达顶峰。在此期间,西方国的票市场看到了其市值在互联网板块及相关领域带动下的快速增。价的飙升和买炒作的结合,以及风险投资的广泛利用,创造了一个温,使得这些企业摒弃了标准的商业模式,突破传统模式的底线,转而关注于如何增加市场份额。
但是,市场并没有从此冷却,反而更加。几大信息产业巨头的价进一步飙升。在1999年的8月6日,思科公司的价突破六千亿美元大关,为历史上第一个市值超六千亿的超级大公司。在同一天,微软的价也飙升到五千八百亿美元,并仍然在高速增中。
只是,危机已经到了的边缘。
1999年8月12日,nadaq综合指数到达了514868(当天曾达到过523262),比仅仅一年前的数翻了一番还多。在此前的一年,利率被美联储提高了6倍,的经济开始失去了速度。
nadaq此后开始幅下跌,市场分析师们却说这仅仅是市做一下修正而已。
导致nadaq和所有网络公司崩溃的可能原因之一,是大量对高科技的领头羊如思科、微软、戴尔等数十亿美元的卖单碰巧同时在第一个易日(星期一)早晨出现。卖出的结果导致nadaq8月15日一开盘就从5038跌到4879,整整跌了4个百分点-全年“盘前”抛售最大的百分比。
8月15日星期一的大规模的初始批量卖单的处理引发了抛售的连锁反应:投资者、基金和机构纷纷开始清盘。仅仅6天时间,nadaq就损失了将近900个点,从8月12日的5050掉到了8月17日的4580。
其实,事件的既有偶然,也有必然。
互联网的空前繁荣,使得美国政迫切的希望寒雨集团放弃对互联网的巨额控,这本来就是两年前曾凌风归国时达的不文的协议。而5月8日发生的事情,让中美更加紧张,美国政对迫使寒雨集团放弃对美国信息产业的控制权更加迫切。
在中美双方关于南联盟xx“误炸”案的谈判磋商中以及中美关于xx入世的谈判中,不止一次的提出了希望寒雨集团尽快放弃对美国信息产业的控制的要求。
本来,在1996年的那次大抛售之后,美国对寒雨集团的戒心有所减弱。但是,他们实在是没有估计到在这随后的两年中,信息产业板块的走势会那么强劲。甚至翻了一番有余。这两年中,寒雨集团一直就在两年前的易中的损失在和美方磨牙,希望美国政给出一定的补偿政策。
美国政自然不可能接受寒雨集团的要求,不过,政的一些官员还是对寒雨集团在这的经济损失表示同情,因此在这两年中,虽然信息板块日日走强,却也没有再次强的要求,双方算是在“友好的磋商”。
不过,美国人的耐心在两年的漫拉锯战中,渐渐被磨光了,而xx政在南联盟xx“误炸”案后表现强,这更是让美国不,所以加大了对寒雨集团的压力。
在美方的强大压力下,曾凌风终于在1999年7月初表示,将于近期赴美,处理寒雨集团的巨额信息产业份,放弃对美国信息产业的控制。
在曾凌风表达出这个意思之后,中美双方在两个领域的谈判终于了正轨。
鉴于寒雨集团的付出,不论是xx政还是美国政都对寒雨集团做出了一些表示,给予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对此,曾凌风不知偷笑了多少次。
1999年8月10日,曾凌风抵达纽约。
经过与相关方的磋商,终于达最终协议,寒雨集团放弃几大信息产业巨头的绝大部分份。
只是,这些份的市值实在是太恐怖。按照协议,寒雨集团将放弃思科公司百分之四十六的份,这达到了将近二千八百亿美元微软的转让份也有百分之十五,这也达到了将近九百亿美元之巨。至于放弃的惠普公司、苹果公司、戴尔公司、甲骨文公司以及其它一些公司的份,加起来也有近三千亿美元之多。
如此海量份的易,将产生一个的易难题。
其实,在两天的磋商中,最多的时间就是在了几方的易衔接问题上。
在8月15日,市开盘后,易开始启动。
各方都张,这中间要是出现了一点问题,必将引起市的震,实在是易金额太过。
不过,的易量还是导致了市的动,这不,就在第一天,nadaq就从5038跌到4879,整整跌了4个百分点。
对此,各方都有心理准备,毕竟易量实在太过,引起市震在意料之中。
在随后几天的易中,价持续下降,直到易全部完的8月17日,nadaq损失了将近900个点,掉到了8月17日的458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