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辛亥大英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832章 狙击战开始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孝准指着地图:“距离突击队最近坦克部队是李宗仁的第7军、第7装甲师2团,它们现在在萨雷苏河,大概有400公里。现在走,明晚前应该能到一批。”

    “可是。”张孝准犹豫了一下:“马歇尔已经到了阿瓦士,按计划今晚就会先飞到喀布尔,明天下午到北京,三天后总统会陪他去信阳参观空客公司总装厂,然后就和参谋长直接飞过来。所以总统和参谋长的意思是三天后公布战报,在来西北前镇一镇美国人。”

    其实身为整个西北和中亚方向的总指挥,他也希望能收好这个尾巴。但如果卓凡和突击队拦不住甚至输掉。在马歇尔面前丢丑,岂不是落了陆军的名头。“必须打!”作为哈萨克集团军总司令,徐树铮态度坚决:“不仅要打,还必须想办法把他们留下来!之前楚南的报告我看了,这个卢金确实有些本事,要是被他迅速补充六万生力军加几百坦克,说不定会对热兹卡兹甘造成威胁。我的建议是,让2团立刻启程,告诉他们团长,不管有多少坦克掉队。只要明天吃晚饭前确保一到两个营能到就行!”

    徐树铮作出决定时,卓凡还不知道消灭哈萨克高层的套马杆行动,已经成了正面遭遇战。他正带着士兵掀开伪装用的白色棉布,发动引擎做最后检查。

    “刘峰,歇了几天没问题吧?”

    “长官放心,就卡车有点问题,其它的都没事。”

    “检查弹药和油料了吗?把炮口帆布撤掉,机枪和速射炮的弹药箱都挂上。”

    “赵建国,把白棉布集中收起来。说不定还用得上。”

    “莫合塔尔兄弟,要走多远才能到克孜勒奥尔达?如果我需要速度,能保证带好路吗?不会让我的坦克陷进盐海里吧。”卓凡总算体验到了一线带兵和参谋有何不同,事无巨细。实在是很累人。最后来到带路的向导面前时,已经走得气喘细细。

    带队的向导是一对哈萨克父子,年长的父亲曾是在草原上当过信使,号称闭着眼睛都能走遍草原。他的儿子莫合塔尔今年才22岁。却已经是一位优秀的骑手。父子二人都是当年大饥荒中,逃到东哈萨克定居的。不过小伙子很腼腆,一路出来都不怎么说话。此刻卓凡亲自询问,才背着猎枪保证道:“卓长官放心,我父亲是草原上的老马,从来没有过失蹄。”

    卓凡笑笑,看着他背上的猎枪:“你也是好样的。”

    “谢谢卓长官。”莫合塔尔用力勒紧马鞍皮带,见到卓凡要走,忽然想到什么咬咬牙:“卓长官,要是你们能抓到嘎拉楚克因那个走狗,能不能让我带回卡拉干达去公审?

    “嘎拉楚克因?”

    卓凡来西北前,恶补过哈萨克的历史,所以知道这个人。他是苏联派驻哈萨克第一书记,和苏维埃主席斯科沃尔特索夫被哈萨克人并称为两大鹰犬。

    在哈萨克人眼中,这个人简直是坏事做尽。先是充当斯大林在中亚强行推动集体化的急先锋,因为他的野蛮工作,导致数百万哈萨克牧民失去了牛羊,当大饥荒发生来临后,他居然不顾哈萨克人的死活下令将库存粮食调往莫斯科救急,导致哈萨克人口从360万下降到不足200万,直到今年年初才恢复到210万。更让人厌恶的是,他还在大清洗中,帮助被遣送来的斯拉夫等罪犯侵占牧民土地,占用大量肥美的水草地,实行偏向移民的政策,导致非哈萨克人的数量从70万增加到150万。

    正因为莫斯科的粗暴工作方式,所以哈萨克人和苏联的仇恨是无法化解的,而他则成为了哈萨克最大的公敌之一。最最重要的是#蝴还是个犹太人,所以连大名鼎鼎的艾林郡王,都不止一次向莫斯科提出质疑,为什么要派犹太人来管理信仰穆斯林的哈萨克?

    所以这次套马杆行动中,他是第一目标。要是能活捉他,别说莫合塔尔,整个哈萨克都会都会更加靠拢中国!想到这里,卓凡也渐渐明白为何杨秋在战役没结束,得知苏联要派飞机接走这些人后,宁愿冒着暴露破译密码的危险也要抓祝蝴们了。

    见到卓凡迟迟不说话,莫合塔尔还以为他生气了,连忙摆手:“卓长官,是我说错了,我不会破坏你们的行动的。其实我们哈萨克人都很敬爱杨总统,早就盼他来解救草原了。”

    莫合塔尔倒没说假话,其实杨秋和国社在哈萨克的威望是很高的,这和他的西北政策有很大关系。当年国内还没彻底平定,杨秋就派石小楼坐镇西北。在最初阶段,为管制枪械打击分裂势力确实进行过大量的行动,还实行了严厉无比的军事管制,但期间却针对哈萨克等几个民族进行了保护,还和在哈萨克有较大影响力的艾林郡王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并且让黎元洪册封过他。

    随着《上海公报》确定边界范围,分裂势力被扫荡一空,杨秋又开始采用怀柔政策,虽然还是继续军管严控枪支等活动并大量的移民稀释人口,但哈萨克族却没感觉太大压力。后来苏联爆发大饥荒,哈萨克草原尸横遍野,莫斯科又对此置之不理,还将美国的援助大量用于自身。唯有当时获得卡拉干达开矿权的杨秋,以红十字会和个人名义,向哈萨克提供了上百万吨粮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