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锦衣夜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398章 口水战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98章 口战

    xx南岸,一艘大舰鼓帐向北岸驶来,船头站着一个银绫袄宫装打扮的人,这人五旬上下,一身的贵气,只是神情间微微有些局促紧张。

    她是庆城郡主,朱元璋堂兄的四儿,年纪比朱棣大一些,朱棣在京的时候和四姐一向不错,眼见燕王大军已到北岸,一旦筹措齐了船只就要过江,而各路勤王之师还未赶到,朱允炆便依方孝孺所言,请他四姑出面议和,以缓敌军。

    庆城郡主只是个道人,朱元璋还未得天下时,她便已经是个年的大姑娘了,所以没有读书识字的机会,虽然贵为郡主,其实不过是个质朴本份的农,这军国大事……

    “不怕不怕,皇上说了,这事儿不过是叔侄间的一点纠纷,让我去找四儿给他说和说和,一人过日子嘛,哪有不碰牙的,到底是骨至,四儿再委曲,现然都带兵打到这儿了,这口气也该出了,我好好劝劝让他回北平,一人还是和和乐乐的,那该多好……”

    庆城郡主想到这儿,脑筋便活络起来,开始盘算着见了她的四弟该怎么唠嗑。

    京城里,金銮殿上朱允炆焦灼地道:“梅殷呢?他拥兵四十万,与燕逆近在咫尺,是朕最大的依重,怎么迄今不见动作?”

    方孝孺道:“梅驸马想是还不知燕逆兵至xx,所以……”

    “胡说!”

    朱允炆然大怒:“朕叫他去淮上是看风景的吗?朕给他四十万大军,不就是为了阻挡燕军南下吗?难道他拥兵四十万之众,整日就缩在军营,外事一概不知吗?苏州知、宁知、徽州知、乐平知县等各路忠臣都纷纷率兵赶来勤王了,燕王南下时十余万大军就从淮安城下经过,他会不知道?”

    情急之下,朱允炆也顾不得一向对方孝孺的礼遇了,斥骂了他一句胡说,还没发觉自己的语气与往常大相径庭。

    方孝孺讷讷地道:“又或许,梅驸马担心为敌所趁,故而想据城坚守……”

    打了四年仗,白痴也会明白一点军事上的道理,朱允炆再蠢也无法接受这样幼稚的理由了,他怒不可遏地道:“他要固守甚么?朕若是没了,朕的江山若是没了,他固守淮安还有甚么用?燕逆已经越过淮安兵至xx了,他拥军四十万,难道一个探马都没有?这么多军队的调动,无数的难民奔逃,连苏州、宁、徽州、乐平的勤王之师都闻讯赶到京城来了,他还在淮安什么都不知道?他是个死人吗!”

    朱允炆的脸颊突然搐了一下,紧张地抓住方孝孺的手,有些神经质地问道:“希直先生,是不是……是不是梅殷也投降了?”

    方孝孺赶紧道:“梅驸马是顾命忠臣,岂会有负皇上呢,皇上勿须担忧,或许……梅驸马此时已然挥军直取燕军后路了,皇上着急。”方孝孺说着向朱允炆连使眼。

    朱允炆先是一怔, 随即醒悟过来:“不错,不管梅殷是因为什么按兵不动,此时万万不可提起。文武百官已人心惶惶,梅殷的四十万兵是对抗燕王的关键,燕王越过淮安兵临xx,如果梅殷挥军四十万倾城而出,自他身后攻,不但能解南京之围,说不定这种碰的对抗,还能把背一战的燕军全部歼灭,这可是南京城的希望所在,不能自军心。

    朱允炆默默地松开手,扫视了众文武一眼,振声道:“不错,北军多卒,来去如风,迅捷如电。梅驸马想来还不知道北军已兵至xx,朕再发圣旨,令梅驸马接旨后立刻出兵,取敌后路,牵制北军南下,山东铁铉等已发勤王之师去断敌退路了,只要咱们以议和之法再拖延几日,各路勤王之师一到,金陵之围必解!”

    ※※※※※※※※※※※※※※※※※※※※※※※※※

    燕军大营里,庆城郡主见到了朱棣。自打从洪武十三年朱棣就藩北平之后,两人就没再见过面,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初的英武少年郎已经变了一个中年人,自己也从一个风韵犹存的变了一个发了福的老妪,老了x。

    尤其是朱棣,这几年中风餐宿,有时几天身不解甲,几年来大战阵无数,以致满面风霜,正当年两鬓却已斑白,看着叫人难受。

    “四儿!”

    庆城郡主心软,一声四儿喊出来,眼泪就下来了。朱棣见到幼年时常常牵着手领他上街的四姐,也不禁有些动情,连忙上前抓住庆城郡主的手,感伤地道:“四,你可老了x。”

    “是x是x,当年的四儿,如今……也生了白发,我们……都老了x。”姐弟执手相望,不胜唏嘘。

    朱棣把庆城郡主让进大帐,设宴款待,一番里短之后,庆城郡主才把话题绕到正事上,她先用骨至的一番话老生常谈了一番,这才说道:“四儿x,这都是咱们朱的务事,用得着动刀动枪的么?不管咋说,皇上是你的侄儿,你这当叔叔的得让着他点不是?”

    朱棣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一定打过xx去,xx不易过,朝廷还有师,而他的北军恰恰不擅战。在他身后,拥兵四十万的驸马梅殷也不知出于何种考虑,似乎不知道他已兵临xx似的,一直按兵不动,可是如果梅殷突然出兵,以四十万之众迫而来,他的兵在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