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锦衣夜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413章 新官上任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旨,追升一级,赐葬象山泉山,赐刻碑表彰,赐其钱粮,由其子袭继父职,从军效力。”

    “遵旨!”

    茹常答应一声,又道:“淮安梅殷处,兵马四十万……”

    朱棣又是一声冷笑,他早已悉梅殷的心思了。

    他率十五万大军南下,连南京城都占了,这位奉了建文帝之命北上淮安,就是为了他南下的梅驸马居然对他的动向一无所知,对南京的情况一无所知,天下有这样自欺欺人的笑话吗?

    这位梅驸马明显是惜羽,既不敢与他一战,又因为是皇考xx前,顾命榻前的信大臣,不好直接背叛建文,所以才装聋作哑,按兵不动,这让朱棣非常不屑。

    如果梅殷能领兵与之一战,或者见大势已去,脆慷然投降,倒也不失为一条光明磊落的汉子,如今这样作为,朱棣从心眼里看不起。他想了想,唤道:“木恩!”

    “婢在!”

    木恩赶紧趋前拜见,木恩现在可不是一位御前内了,朱棣入主皇宫之后,已经把他提擢为直殿监中官大太监,在宫里那也是位高权重的人物了。

    朱棣淡淡地道:“诏谕宁国公主,写封书,请她的驸马爷回来!”

    木恩赶紧道:“是!”

    朱棣的格和他xx非常相似,朱元璋就是这样的格:“拧着!”

    朱元璋相中一块地方,你说那地方有湖,不适合建皇宫,他就把湖给填喽,反正不挪地方;你贪污军粮,他就用几千石粮食,把你活活压死;你贪污为学子们建造学舍的钱,他就砍你的头,埋在学舍前必经之路上,让学子们日日践踏而过……

    梅殷不就是想要他一道诏书再顺坡下驴么,当初宁王也过这种既当又立牌坊的事,那时朱棣不能不予配合,可现在主动权掌握在他的手里,他自然不必委曲求全。朱棣偏不给那一道诏书,你想下坡,让你给你一封书,你下不下!当初北军过淮安,你都不敢出兵战,难道现在敢造反么?

    木恩急急赶去“十王”,向宁国公主转达皇上口谕,朱棣又向茹常询问了一下牧马司、车驾司与武库司的情况,说道:“朕已令军器局火器匠人、作坊,一概移锦衣卫南镇司督管,你尽快安排接。在三千营、五军营之外,朕要单独组建一支纯以火器为主的京营部队‘神机营’,这方面,你要会同五军都督、锦衣卫南镇、工部一同办好。”

    茹常连忙躬身称是。

    朱棣又看向新任都御使陈瑛,吩咐道:“俺登基称帝后,没有大赦天下!常言说,一人得道,升天,可是如果因为俺做了皇帝,杀人、、贪墨之罪大恶极的囚徒,都要因此沾光,那不是岂有此理吗?不过,你们御使台要对刑部已判决的案件、悬而未决的案件,认真梳理一下,确系轻案重判处理失当的,要予以纠正,贪污受贿却因士大夫身份而遭轻判、不判的,重新审理,从重处罚!”

    陈瑛赶紧道:“臣遵旨,臣还有两件事禀报陛下。”

    “你说。”

    陈瑛道:“建文旧臣,曾有多人奉命赴各地募兵,准备拱卫京师。其中黄观已募集万余兵马,乘兵船赶赴金陵,船至安庆罗刹矶,听说建文帝,陛下已破金陵城,他便投江自尽了,其所募兵马,亦自散去。”

    朱棣脸上顿时一黑:“又一个,又是一个,死也不肯承认我的……”

    陈瑛察颜观,又道:“王叔英募兵归来,途中听说陛下继承大统,业已自尽身亡了。”

    朱棣蓦地握紧了拳头,他忽然觉得酸痛的双膝更加难受了,难受得让他只想躺下来。

    陈瑛道:“还有汤宗,汤宗扮百姓意逃出京城,已经被抓住了。陛下顺天应命,承继大统,已为天下之主,可是这些效死建文者,食古不化,专与陛下为敌,臣以为,未死者当诛,已死者亦不应饶过,当夷其族!”

    这汤宗就是得了建文帝授意,率先向朝廷“告发”燕王谋反的原北平官员,陈瑛当时也在北平当官,就是因为被汤宗告发,说他与燕王走动密切,所以被贬官发配广西,陈瑛此人睚眦必报,如今既然抓住了汤宗,他岂肯放过。

    朱棣默然半晌,说道:“朕初举义,不过诛臣方、黄、齐泰数辈,余者但有归顺之意,皆可宥而用之。”

    “陛下……”

    朱棣摆摆手:“他们都是尽忠于皇考的,故而忠于建文,朕并不恨他们忠于建文,只恨那心怀险恶、导建文、变祖宗遗法的佞!”

    陈瑛刚刚做上都御使的位子,很有点新官上任三官火的味道,而且都察院是什么的?就是纠察百官的,如果能多做几件大事,他在朝中的地位、在皇上心中的地位,自然也就不同凡响了。可是,前番在朝阳外,此番在正心殿中,一连两次向朱棣进言,想把株连搞得大些,都被朱棣拒绝,陈瑛不觉有些丧气。

    陈瑛唯唯两声,并未退下,朱棣问道:“还有甚么事吗?”

    陈瑛咽了口唾沫,说道:“还有……,宁知王琎,赶造战船,进京勤王,闻陛下已登大宝,其部下自行溃散,且有军士了他进京来献与陛下,不知对此人……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