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锦衣夜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423章 天子一怒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纪纲,语气诚挚,可那深邃的目光里,却有一抹让人很难读懂的。

    但是纪纲读懂了,所以第二天他就生病了。

    第三天早上,陈瑛见纪纲没来,所以他也回去了,换了一个老眼昏的御使来值班。

    有些事是需要心照不宣的。

    想不到辅国公一语谶,竟然真的有人敢当朝刺王杀驾,纪纲快步奔向皇宫的时候,心跳得特别厉害,他意识到,他风光的机会来了!

    纪纲走到东顺,迎面正撞上脚步匆匆、神凝重的夏浔。

    一见夏浔,纪纲便上前一步,卟嗵跪倒,痛声道:“卑职愧对国公托付,已经做了万全的安排,想不到仍然……”

    “起来起来!”

    夏浔赶紧将他扶起,一把扯住他便往宫里急走,同时说道:“你又没有生就一双火眼金睛,哪就一定就能识破他暗揣利刃,我嘱咐你,也只是以防万一,好在没有伤了皇上,这件事再提了。”

    一见他的面,纪纲就下跪请罪,夏浔也不好说的太多,让纪纲难堪。他是没有办法xx手皇宫防务的,捞过界那是绝对的出力不讨好。他也没有疑心纪纲放,如果景清的心理素质够好,站在那儿纠察风纪的确看不出甚么来,事情已经发生了,他不想再提此事,让人知道他未卜先知,对他同样不利。

    纪纲听了杨旭的吩咐之后,的确在金殿安防上下了的力气,御阶前的四个武士都是他特意挑选出来的身手最高明的卫。他当然不能让皇帝出事,不过,他却很想把事情闹大。未曾上殿便搜出兵器,那动静太了,在百官面前公然动手行刺,他锦衣卫才有用武之地。

    如今冒险果然功,一见夏浔不想再提此事,正中纪纲下怀,当下纪纲便也住口不提,两个人脚下发力,快速赶向谨身殿。

    “皇上呢?”

    来到谨身殿前,就见木恩等大太监都在口儿跪着,一个个面如土,夏浔连忙停住脚步,向木恩声问了一句,木恩往殿上指了指,声道:“皇上龙颜大怒,百官请见,一个不见,正在殿上生气呢,已经砸了几件东西。”

    百官没有皇上允准,除了奉天大殿,是到不了别处的,夏浔和纪纲有穿宫牌子,这才畅通无阻。听了木恩的话,夏浔心中一沉,向纪纲使个眼,便一起走进殿去。

    “啪!”

    又是一只上好的定窑茶盘摔碎在脚下,夏浔赶紧与纪纲揖施礼:“皇上息怒!”

    “你们来了!”

    朱棣脸上似笑非笑,眸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说他在发怒吧,那样子又不太像,倒像是受了的刺,神有点不太正常,看得夏浔和纪纲心里一阵发。

    “他们坑俺、害俺、得俺堂堂皇子、一藩之王,铤而走险,被迫靖难,四载出生入死,几度命悬一线!如今俺得了天下,对他们还得以直报怨,俺得低声下气地哄着他们、供着他们、陪着心、说着话儿……”

    朱棣痛心疾首地说着,盯着夏浔和纪纲的目光,一片莹然:“俺对他们是推心置腹,竭力买好x,俺朱棣……是真的想做个好皇帝,想做一番大事业,想得到他们的认可x,怎么就这么难呢?”

    朱棣很郁闷,其实夏浔也很郁闷,来自于现代的他,根本无法理解,那的道统真的就这么重要,就可以高于一切?

    “呵呵呵呵……哈哈哈哈……”

    笑声由低到高、由到大、由悲怆到,笑声从朱棣的中喷薄而出,仿佛殷殷卷过空旷田野的一串滚雷。

    “男儿大丈夫,不能快意恩仇,就算做了皇帝又有什么快活?朕是天子,九五至尊,需要一味地对他们委曲求全么,错了,他们大错特错!以为朕会任由他们蹬鼻子上脸?”

    笑声还在宫殿上空回,朱棣愤懑的咆哮便带着凛凛的杀气扑面而来:“好!好!好!求不来一个天下太平,朕就杀它一个天下太平!莫道俺朱棣的钢刀不快,杀一不能儆百,朕就杀百儆百!”

    p:昨天有书友跟我讲,说有人提意见,说俺黑黄子澄,说人黄子澄的气节堪比文天祥,他给予了回复,俺说有道理,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史书中有些话就是秋笔法,你仔细读两遍,再好好琢磨一下,就能品出点味道来,别光听人说好你就夸好。

    史书上是怎么记载的?史书上说:“南京陷落前,惠帝召黄子澄回京,未至而南京已失守。黄子澄密谋继续朱棣,行踪被人告发,因而被捕。”

    多有气节!坚贞不屈,还要呢。好吧,咱来分析分析这句给黄子澄脸上贴金的话。

    他是皇上派去募兵的,手中当时有兵,可他做什么了?他“密谋继续朱棣”,这句话就太耐人寻味了,什么叫密谋?这密字如何解释?“行踪被人告发”这句话又如何解释?

    我说他解散了兵马,自己化妆逃走,没错吧?他是出去募兵的,听说皇帝,他既没有自杀,也没有领着他募的兵去朱棣,他“密谋”继续朱棣,这时候都不反,他准备二十年后再召集建文朝的遗老遗少上山打游击去么?那时谁会听他的?

    所谓“行踪被人告发被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