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锦衣夜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515章 直心是道场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想不到这人竟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夏浔瞟了眼旁边的翻译,心道:“这人倒是用不上了。”

    一旁富也匆匆跟了过来,一躬鞠到地上,态度十分恭敬。

    夏浔微微欠身还礼,说道:“是道义大师派遣高僧到我大明来的吧?本国公这些时日一直在为清剿倭寇之患在外奔,劳大师久候了。”

    祖阿听了,白眉微微一扬,重新审视地看了一眼夏浔,脸上不无讶。

    大明以天朝上国自居,对周围诸国一直没有刻意地了解,对同样如是。足利义满第一次遣使来与大明建的时候,用的是“征夷将军源义满”的名义,朱元璋拒绝了室町幕的要求,因为当时大明误以为南朝的怀良王才是的君主,而“持明”(当时的天皇族持明院统)则是臣。足利义满是“持明”派的武将,更不应与之通。

    到了建文朝的时候,足利义满派岛津光夫和新右卫又以“国准三后源道义”为名,赴明朝进贡,那时候足利义满就已经出了,不过大明对此一无所知,建文帝见番邦来朝,甚是欢喜,封足利义满为“国王”。

    此后中原政权更迭,朱棣登位,足利义满再次遣使来朝,这次用的就是大明所封的国王名号,礼部一直以此称呼,始终不知足利义满已经出的事情,可是这位大明辅国公不但知道足利义满出,而且一口叫破他的法名,可见此人对国内情形极为了解,祖阿不免提了几分心。

    祖阿和富把夏浔让进禅房,禅房内环境清幽,檀香淡淡,矮几上摆着一茶具,富提,祖阿斟茶,为夏浔表演了一番茶道,夏浔端然盘坐在蒲团上,等到祖阿奉过茶来,将茶接过,浅浅地饮了一口。

    祖阿微笑道:“义满将军虽已出为僧,不过依旧是国的实际控制者,是大明钦封的国王。这一次,老衲和富奉国王之命朝觐大明,虔诚恭谨,尊奉大明为君主国,祈请天朝上国重开贸易之,让本百姓同承天朝君恩。

    我们到京已经有些时日了,礼部的官员说,皇帝陛下把此事由阁下负责,不知阁下什么时候可以引我们晋见皇帝呢?我们的国王在首东望,已是望眼穿呐。”富在一旁边忙应和,原来这富也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

    夏浔道:“我知道,源义满依旧是国的实际统治者,他是有资格代表,同我大明接洽的。但是大师有一点没有搞明白!”

    祖阿连忙恭谨地道:“国公请讲!”

    夏浔道:“我大明皇帝陛下,已将此事全权由在下负责,是全权,而非仅仅是负责接待。所以,我可以决定大明是否接受国为属国,是否与国重开贸易,这些事情没有敲定之前,建文朝对你们的赐封,我大明皇帝陛下是不予承认的,自然也就无需接见你们!”

    祖阿与富面面相觑,他们实未想到,大明皇帝竟把对日建之权完全下放于眼前这位年轻的公爵,惊怔了一阵,祖阿才试探地道:“那么,国公可已看过我国国书?我们同礼部的……”

    夏浔打断他的话,直截了当地道:“没有,那些东西我没有看!我相信你们与我大明建的诚意,但是我对那些虚礼毫无兴趣!诚意,要用诚实的行动来体现!大师是出人,修行高深,察人情,以为本人这番话,说的对吗?”

    祖阿心翼翼地道:“那么,国公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来表达我们的诚意呢?”

    夏浔道:“称臣,就要履行臣子的义务,你看看朝鲜国是怎么做的,我们的皇帝要征马,他们就把全国的马匹都征集起来,听由我大明使臣挑选,马匹不够,连耕牛都搭上了。我们的皇帝想纳几名朝鲜子,他们就禁止所有适婚年龄的,直到选出供奉大明皇帝的子,这才是恭谨。叩几个头,高呼几声万岁,这种虚礼,拿来何益?”

    祖阿惊呆了,眼前这个大明辅国公,完全超出了他的认识,他从来没见过这么开见山,斤斤计较于实际利益的大明官员。此来,他根本就没有做过这方面的考虑。

    富见祖阿发怔,他可有点着急了,他是个商人,只是一个纯粹的商人,他计较的只是利益,只是与大明重开贸易之后可以获得的丰厚的利益,至于向大明臣服,只是礼仪上的称臣,还是履行这些义务,他并不在乎。

    富瞟了祖阿一眼,连忙接口道:“阁下,关于您说的这两点,我想……我们也可以办到的,当然,这得由我们的国王同意,不过我们可以把此事报告国王,我相信我们的国王……”

    夏浔摆手道:“我只是举个例子而已,并不是要你们这么做!”

    开笑,马?那时还没有东洋大高马呢,东洋马是否明治维新以后,通过良种引进培育出来的,当时的马比驴子也大不了多少,一米六零的山县昌景和马场信房着“驴子”,挥舞着刀,喊着“呀及给给”,倒还像那么点事儿,如果真的征一堆马来给大明边军的汉们,还不得把马压垮了?至于人,要是洗掉那一脸的白灰,再把那一簇“蛾眉”养一点,也许会有些妩媚耐看的吧,可他又不是拉皮条的。

    夏浔道:“我大明皇帝陛下,对源义满恭敬的态度很满意,但是希望他能以实际的行为,来证明他的恭顺。”

    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