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锦衣夜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562章 开原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562章 开原

    辽东都司隶属山东都指挥使司,相当于一个大的军分区,辖境南起旅顺口,北至开原,东临鸭绿江,西尽山海关,相当于后来的辽宁省的大部分地区,望青徐,引松漠,控海西真,隔断与朝鲜,北望儿,犹如一只巨手,翼护着大明的东北方。

    这片区域,是洪武四年的时候元辽阳行省平章刘益投降大明才纳入大明领土的,开原设有三万卫、辽海卫两卫兵马,边关要塞设立两个平级并行的军政建制,在大明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而且这两卫的兵力较之普通的卫所要多的多,普通的卫所大约有兵马五千六百人,分五个千户所。

    而三万卫领千户所八个,辽海卫领千户所九个。各设掌印指挥一员,管屯指挥一员,管局指挥一员,经历一员,镇一员,仓官一员,库官一员,驿官一员,递运所官一员,掌所印千户八员。可见朝廷对这个地方的重视。

    实际上这里的驻军不只两卫,还有一卫兵马,叫做开元中护卫。自朱松受封韩王后,朝廷就从禁卫军中调锐组韩王护卫军,至开元设立开元中护卫所,并且在开原建造韩王,迎接韩王的到来,结果韩王嫌这儿清苦,托病不来,中护卫就只得眼巴巴地等在这儿。

    此外,开原还设有开原兵备道,整饬兵备,主要负责开原城、中固城、范河城、懿路城、蒲河城、庆云堡、镇西堡等地兵备事务。可谓衙众多,且又互不统属,军中情形十分的复杂。

    开原城中驻扎开元中护卫、开原兵备道,三万卫的衙设在开原城西南角,自建一座土城,辽海卫设在开原城不远的罗城,两座兵城作为开原的卫城,犄角状,拱卫着这座其实并不大,但是军事位置十分重要的城。

    夏浔到了开原,少不得开原地方的军政要员都要赶来迎接,开原城现有三千多户一万多人的百姓,汉人中大部分是军队属,少部分是流放戍边的犯人,此外就是归附大明真人和人,他们大多并不住在城里,而在附近建立村寨,已方便游牧,不过日常易往来,也要往城里去,所以这座城还算热闹。

    开原的军政要员远迎十里,接到了夏浔,敲锣打鼓地往城里迎,开原城西外就是罗城,罗城是开原城的卫城,同时也是开原城的老城,这是一座南北约五百丈,东西则不足四百余丈的土城,是当年辽国攻打渤海国时屯兵和安置俘虏的所在,历经辽金元明四代,不断翻修整固而。

    整座城都是土坯筑,城高三丈五尺,全城设有四:东曰“阳和”,西曰“庆云”,南曰“迎恩”,北曰“安远”。城墙之上设有四座角楼,城墙宽阔,可通马车。城外四周设有一道护城河,城中心建有钟鼓楼一座。

    罗城南迎恩毗邻大道,土城城上方风吹雨淋的形了一个土窝窝,一个蓬头垢面,穿着件破羊皮袄的守城老兵懒洋洋地半卧在土窝窝里,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在衣服里翻着虱子,找到一个用指甲一掐,进,便咔嚓咔嚓地嚼着。

    “国公爷来了!嘿!瞧人那队伍的气派!啧啧啧!”

    “我听说,咱们这位国公爷和皇上娶的都是徐达大将军的儿,是一对姐妹,人和皇上是连襟呢。”

    “那就是皇呐,皇国戚也来咱开原城了,俺这一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大的官儿呢!”

    “你现在也没见着,不就远远望一眼仪仗么?”

    “废话,这还不算见着?非得凑到眼跟前儿去?咱也配!人那是大贵人!”

    蓬头垢面的老兵抬起头,扣了把眼屎,茫然问道:“国公?哪个国公来了x?”

    一个守城的戍卒便道:“当朝辅国公x!万头儿,听说过么?”

    那老兵脸颊地搐了一下,喃喃地道:“辅国公……,杨旭?”

    “嘘……,万头儿,声点儿,国公爷的名字也是咱能直接称呼的?听说你以前还是个读书人,咋不懂规矩呢?”

    那老兵惨然一笑,埋下头去,继续认真地抓虱子去了,旁边的士兵站在墙头,对着远处轩昂而过的朝廷大军指指点点,异常,他连眼皮都不抬。

    这老兵姓万,叫万世域,他确实是个读书人,不但是读书人,还是洪武二十三年甲子科的头榜进士,外放福建兴化县丞,从基层兢兢业业,一步步升任福州知的。只因在杨旭任沿海五省剿倭总督时,弹劾杨旭用滥用酷法,良莠并除,致使沿海一片萧条,百姓困顿,被永乐皇帝贬官流放辽东来了。

    如今,万知是罗城卫吏兼南的城官,也就是连支部文书兼罗城南传达室老大爷。

    到今日这般情形,全拜这位辅国公所赐,一生宦海沉浮,到今日这般境地,他却连恨意都懒得生起了。彼此地位本来就异常悬殊,如今更是天壤之别,土地爷手下的一个神差,得再惨,还能恨到皇大帝身上去么?

    哀,莫大于心死。

    ※※※※※※※※※※※※※※※※※※※※※※※※※※※※

    夏浔到了开原城,受到了开原诸卫将领和兵备道的热情款待,酒菜的细致虽然不及关内饮食,不过老母炖人参、飞龙汤、猴头菇,诸多关外野味,就用大锅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