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锦衣夜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588章 黄雀在后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为耻,他们凶悍的战斗,亦或灵活地逃跑,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生存,只要有利于生存,那就是正确的,他们不会坚持无谓的牺牲,更不具备什么士风度,他们的生存哲学是从狼那儿学来的。

    与明军和哥部战士直接手的一部分鞑靼兵三五群,配合作战,犹如陷入绝境的狼群一般殊死一搏,给自己的族人争取着机会,后半部人马则利用族人用生命给他们换来的机会,迅速渡河,泅向流河北岸。

    战的现场双方人马牙错,鞑靼兵以命换命,总算给自己的族人争取到了机会,一部分鞑靼兵渡过了流河,落荒而逃。留下来的士兵人数相差悬殊,很快就被哥和明人的联军杀光了,未及稍事,他们就按照预定xx,追着泅过流河,掩杀土哈部的残兵去了。

    饮马河东岸,哈尔巴拉率领人马东挡西突,却被明军不惜代价,死死地留住,尽管明军也付出了重大牺牲,可是三个方面的阵地,始终岿然不动,饮马河北岸的战火越烧越,喊杀声已不复与闻,队伍被渐渐压制到一起的哈尔巴拉被迫决定过河北撤。

    他虽无选择,过河已是唯一的道路,留下来只有死路一条,尽管殊死一搏能予明人重创,可是全军覆灭者只能是他。

    哈尔巴拉本部的兵马也实施了断尾xx,留下一部分人与明军死战,其余人马趁机过河,可是河道漫,明军一俟发现他的动机,上游和下游立即有明军也开始渡河,追击战仍在继续……

    最早撤过流河抵达北岸的土哈部落残兵只逃出了不到三十里,就迎面撞上了兀良哈三卫的锐兵,兀良哈三卫现在和阿鲁台结了死仇,想不卖力气都不,他们现在比明军更迫切地想要杀伤鞑靼的力量。以逸待劳的兀良哈士兵和鞑靼士兵一样都是人,所以用的冲锋战术也几乎相似。

    他们一丛丛的以十人为一队,四面八方摆阵冲锋,分路前进,突破攻击,用得正是吉思汗时代传下来的战方法:“进如山桃皮丛,摆如海子样阵,攻如凿穿而战”。

    而落荒而来的鞑靼兵在对岸时还能保持比较完整的建制和队形,泅过来后整个队伍都被打散了,尤其是他们惯穿皮甲,皮甲浸之后又xx又、沉重无比,这也阻碍了他们身体的灵活,两军甫一战,饶是他们人多,还是马上就落了下风。

    兀良哈的战士从四面八方向散的鞑靼兵马凿穿而过,策冲突,地掩杀着,很快,哥部的士兵和明军也从河那边追过来了,再后面,哈尔巴拉的人马被明军追着也在向这里艰难地跋涉,五似的大战开始了……

    哈尔巴拉是一个很老练的将领,如果不是尚未战,他的xx就被哥贴木儿向明军合盘托出,他不会败得如此凄惨,眼下他唯一要做的事,不再是尽歼明军了,而是如何尽可能地把自己的儿郎带出去。

    他知道向北、向西是自己的地盘,可正因如此,早有准备的明军必然在那些方向陈以重兵,所以他集结残部之后,先向东佯动,在明军的层层堵截之中穿xx迂回,引得所有的明军都往东追,然后又突然折返向西,意图鱼,跳出明军那叫人不着头脑的包围圈!

    可惜,明军的战到了这一步已经缺少统一的指挥,到处都有散落的鞑靼兵,也到处都有明军的兵马,不清底细的哈尔巴拉见到的明军也不敢恋战,结果绕来绕去,失去了最好的时机,将一散的鞑靼兵吞噬掉的明军渐渐合拢了大队,再次不散地追上来。

    “明军想要追到哪儿去?难道他们要一直追到呼伦贝尔大草原么?”

    伏在马背上狼狈逃窜的哈尔巴拉非常苦闷地想,忽然,越过一片坡地,前边突兀地出现了一支人马,哈尔巴拉神大振:“是我们的人马接应上来了!”

    可他定晴再一看,不由肝胆裂,那军容庄重、严阵以待的队伍中矗立着两面的旗幡,哈尔巴拉会说汉话,不认得汉字,可他却知道,那方块字就是汉人的字。

    两面信幡,一面写的是“总督辽东军务”,一面写的是“辅国公 杨!”

    p: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