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原上相逢
天底下,一碧茫茫,起伏的丘、蜿蜒的河流、几丛的树,使得这草原并不显得空旷,羊群一会儿上了丘,一会儿又走到河边,仿佛一团蒲公英的种子,随着微风起起落落。
这里的丘起伏并不突兀,极其柔美的线条,就似圆润的人的身子,跌宕起伏,延什远去。
绿草与野丛中,散落着几座不大的毡帐,这是牧人外出放牧,临时搭建以供歇宿的地方。远处,矫健的牧马人着昂首腾飞的骏马,手中挥动着马杆,尽展豪放与彪悍的气概。
了了特穆尔在一匹雄健的枣红马上,这匹马鼻腔大、前宽阔,有力的xiamian着shuo大的马蹄,这种马跑得最快,而且耐力持久,如果让它撒开四蹄纵情地飞驰,马的肚皮几乎能贴着草尖。
她着枣红马跑到一群马前,翻身跳了下来,枣红马立即昵地什出,xx她的掌背,了了捋了捋骏马的鬃,把缰绳甩到马鞍上,快步向前走去,那枣红马便温驯地跟在她的后面。
“阮九,你下来!”
一个牧马人翻身从马上跃下,跑到她面前,规规矩矩地道:“了了姑娘!”
这阮九是个汉人,特穆尔部落现在经商、务农、做工、跑运输的族人越来越多,这些方面获得的利益已经远远超过牧马,以致于青族人全都跑去从事更有前途的职业了,族中现在的牛羊马匹反而没有足够的人手去放牧了。
而阮九是开原城的一个汉人,原本是给人打短工的,如今就被特穆尔部落的人雇来,替他们放马了。这就是过渡阶段的一种融合,牧人自己跑去从事其它的行业,族中负责放牧的人越来越少,现有的牛羊马匹又不可能骤然减少,于是反过来就雇佣一些无产无业的汉人他们放牧了。
不过这些汉人无论是术,还是放牧的知识都不算是一个合格的牧人,做为族的儿,了了特穆尔只好承担起教授他们放牧的知识。
“阮九,你放几马呀?”
“四!”
阮九嘿嘿地笑:“喏,了了姑娘你看,这一三十九匹,那一二十八匹,前边坡上那一十六匹,还有,远处河边上那一,是十一匹。”
了了笑了笑,赞道:“不错嘛,才二十来天吧,就能一个人看四马,好样的。”
她往前走了几步,看看那四马,说道:“你瞧见没有,河边这一,只有一匹儿马(公马),虽看这一马群最少,可你得格外注意。一马里头,如果有两三匹儿马,你就不用心了,它们会在外围照顾着整个马群,不让它们跑动。
可这一群就一匹儿马,就不是它看着马群,而是带着马群了,你要一不留神,它撒起欢儿来,就不一定把它的马群给领到哪儿去了。”
“哦,这样x,我还觉着那马最少,不用太心呢,所以才特别看顾着这群最多的,多谢了了姑娘指教,我明白了!”
阮九笑嘻嘻地点头,一双眼睛从侧面偷偷地看着了了姑娘那红菱似的嘴吧嗒吧嗒,人地动着。
远处,负责看顾另外几马的一个牧马人摇头失笑:“九这子,又故意找辙,勾搭人了了姑娘说话了。”
这个牧马人也是汉人,叫郑思安。自从有一户牧民开始雇佣流戍开原的汉人替他放牧以来,苦于中没有多余丁的许多牧人纷纷仿效,雇佣了许多汉人忙。
这些汉人都是因为各种罪行被流戍辽东的普通犯人,无产无业,以人打短工为业,正好雇来做事。这些因为各种犯罪行为而被流戍的罪犯情品格自然谈不上高尚,不过对上了格彪悍、好勇斗狠的游牧部落,他们做事倒也不敢偷耍滑,更不敢恶客欺主。
不过我们看着放牧很有诗意,可是一天到晚只是跟畜牲打道,实际上是非常枯躁的,难得了了姑娘这么俊俏的一个子跑到这儿来指点他们放牧,他们自然要想法设法的与人搭讪,多聊几句了。关于头马的规矩,老郑早跟阮九说过了,他岂能不懂,故意出些岔子,撩拨人大姑娘和他说话而已。
“咄、咄,去!”忽见别人中的一匹公马靠近了自己的马群,郑思安立即挥起了鞭子将它驱赶开。
养马的规矩是多,牧草、饮、喂盐……,还有,儿马不允许任何其它的公马靠近自己的马,一旦靠近了,儿马就会跳出来与对方厮咬起来;自己马中的任何一匹母马如果跑到别人的马里去,它就很难再归队了,因为儿马绝不原谅这种背叛自己的母马,它若回来,儿马是会驱逐它离开的。
还有就是,儿马大了,就会和老儿马争夺地盘,牧马人就得看着,等一方落败了,就得把它走,骟了之后去拉车,若再把它留在马群中,那就不得宁日了。如此种种,很多规矩,所以牧马人看似悠闲,每天需要应付的事情实也不少。
了了是个枝大叶的姑娘,浑未注意阮九的一双贼眼尽在自己鼓腾腾的脯上留连,她很认真地讲解了一番,一扭头捕捉到阮九有些猥亵的目光,这才发觉他别有用心,不由又好气又好笑,攸地扬起鞭子,喝道:“找是不?”
阮九一见她扬起鞭子,脖子顿时一缩,赶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