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风尘仆仆
夏浔回到彭庄的第二天,与妻子彭梓祺又举行了一次郑重的吊祭仪式,这一次只是彭内部族参与,饶是如此,因为排场甚是浩大,许多村民乃至城郊百姓也都眼看着的。
三日之后,夏浔去了孝带,这才又带了一份厚礼,赶去齐王拜见齐王。
齐王在王里早就首企盼着呢,照理说,不管多大的官儿,见了王爷都是君臣的礼节,到了青州他的藩国之内,就得晋见一番,可夏浔这个臣,实在比他这个君在朝廷上还有份量,人这次是回来奔丧祭祖的,要是不来拜见他,也说得过去。
一向骄狂的齐王竟因此生忐忑,还好,夏浔对他一直都很有礼数,齐王大乐,在宫里摆开盛宴款待国公,两个人开开心心聊了半天,又了一番宫廷歌舞。夏浔给足了他面子,哄得齐王眉开眼笑,及至天将晚,夏浔才告辞离开,齐王一直把他送出宫,到了照壁前才停住。
夏浔正要登车,一个近身卫就靠近来,声道:“禀报国公,已经查到高翔、钟沧海下落,这两个人在青州城呆不住,已然带了手下退到淄河店去了。”
夏浔泰然道:“撤回监视的人,不用再理会他们!”
夏浔登上车子,稳稳坐定,车马仪仗便启动了。
夏浔这几天借着办吊丧仪礼,对彭庄又进行了一番大清扫,彭庄主没有说谎,彭庄确实没有什么犯禁的东西了。夏浔又作主,叫彭把庄后的密道全部填土堵死,如今的彭庄,就算是叫人掘地三尺,也查不出任何异样。
在夏浔和彭梓祺的说服下,彭庄主业也断然决定取消与淮西总坛的联系,他答应的这般痛快,并不是因为这次危机,而是因为夏浔这姑爷的国公爷身份和彭置办下来的这么大的一份业。有恒产者,谁愿冒着被扣一顶造反帽子的风险,继续从事那刀头的生涯?
姑爷说得对,就凭彭如今这么大的业,只要子孙争气,啥时候会没饭吃?如果子孙们不争气,就算把淮西教坛留给他们,除了给他们引来灭之灾,还有半点好处么?有鉴于此,彭庄主毅然决定,彻底切断与淮西教坛的联系,从此白莲教中,再无彭这字号。
不过,彭庄主虽是彭如今这一辈儿的掌人,可是他的父执辈有些老对此还是有些想不通,白莲教明教一支,南彭北韩,两大教主x!祖宗基业,就这么白白放弃?可是彭大部分人都是拥护彭庄主这一决定的,而且继续保持这个身份,对彭来说,确实不是好事。
想当年彭和尚在淮西起事,刻意在山东青州另立山,遣信子侄去山东发展,正是居安思危,确保一旦起事失败,能有一条退路,能保彭香火不绝。可是如今青州彭的身份已经不再那么保密,甚至引来了朝廷密探的注意,如果继续坚持己见,很可能给整个彭惹来灭顶之灾。
有鉴于此,那些不愿放弃白莲教身份的彭人,自愿被彭庄主“放逐了”。
简单地说,他们自立户了。
彭分了,这些彭人从彭彻底分离出去,携带着分得的产自立户,条件是必须离开大明本土,往海外自谋发展。这两年彭的海外生意虽然主要是与日朝贸易,可是像吕宋、大琉球这些地方,也都是有联系的。
这些分的彭人打算去琉球定居,琉球就是后来的xx,那儿已经有了许多大陆移民,而且在此前的海上贸易中,他们还结识了琉球较大的一支土著部落“台窝湾”部落的酋,这更有利于他们在那里发展,再立教。
夏浔对此不置可否,既然他们已经与彭分离,连宗谱上都彻底切断了对他们的记载,从此以后就是同姓不同宗了,大明对琉球,现如今还没有官方统治,由他们去那儿自生自灭去吧。说不定无心xx柳,对汉人未必是件什么坏事。
因为彭庄这边已经割得清清楚楚,唯一的只剩下蒲台林,而蒲台林又不是夏浔可以控的,所以夏浔虽身在青州,业已把主要力放在了蒲台。夏浔在青州,纪纲在金陵,双方的目的都在青州彭,却以浦台林为突破口,开始了一场遥控斗法!
※※※※※※※※※※※※※※※※※※※※※※※※※※
蔑十方的脚还没好利索,推官大人气头上自监督着挨的那顿板子,手下人可真是一点不敢循,打得结结实实。他一手按着xx,横眉立眼的正在街头找人晦气,忽见久候的国公仪仗正迎面而来,连忙迎上去。
一俟说明身份,老喷倒也没有擅作主张,而是请示了夏浔,车驾就停住了。夏浔掀开轿帘,看着车外,蔑总捕头也顾不得xx的痛楚了,在他几个手下惊叹的目光下,蔑总捕身轻如燕地飞到夏浔车前,行云流地跪了下去,清声亮嗓地道:“卑职青州总巡捕蔑十方,见过国公爷!”
“哦,蔑捕头,呵呵,本国公记得你,当年本国公上招了贼,杀我的仆张十三,最先赶到本国公上斟察现场的两个巡检,就有你一个吧?”
蔑十方又惊又喜,受宠若惊地道:“国公爷好记儿,竟然还记得卑职的名字!”
夏浔笑道:“你这名儿,人但凡听过一话,哪那么容易就忘的?哦,赵溪沫赵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