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锦衣夜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1000章 到底赚不赚?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两口子又聊一阵,窗外透进的阳光更亮了,知道时辰已经早,便即起。非常文学

    因为夏浔地位尊崇,在馆驿里独占了一幢完整的院落,外人未得允许不能,因此就相当于自宅一般,夏浔洗漱停当,只着一身很随意的燕居常服便到了客厅,此时巧云早已准备好了膳食,正跟唐赛儿在厅中谈笑,候他到来。

    其实馆驿里自有厨师,而且因为皇帝北巡,带来大批文武官员,大多入住馆驿,所以那厨子也是尽量延聘了擅作各系菜肴的名厨,可是巧云总觉得不如自己做的细致。

    茗儿自幼承受教,膳食、红等儿必学的本事自然也是会的,不过郡主天之,一人宠得如同掌上明珠,饮食烹饪虽请名师传授过,可你想像一下郡主手执菜刀、拎着大勺的样子······

    这边灶火熊熊、那边沸油滚滚,兼之油烟四起,茗儿“”得津津有味,里人可是提心吊胆,挤在厨房口随时等着扑进去包扎伤口、泼土灭火……,无异于一种折磨。

    所以到后来,茗儿其实也就学个样子,真正把这厨艺学到手的反而是她的丫头巧云。反正是从陪伴姐,将来注定了要做陪嫁丫头的,她会也就等于是茗儿郡主会了。

    巧云现在是夏浔的人,夏浔从不把自己里的阶级分明,、侧室、妾、通房丫头……,壁垒森严。

    对外虽讲名份,在里总是淡化这一点,对巧云一样的关呵护,但巧云可从不把自己当少看待。她到xx,是遵照嘱咐候老爷来的,老爷的起食饮居自然被她视做自己的责任。

    如今她已经怀了几个月的身孕,可自勤快惯了根本就闲不下来,这早餐还是她自己出来的。早餐比较简单,一口砂锅,炖着热气腾腾香滑可口的碧粳粥青瓷盘里装的是碧绿绿勾人食的白灼青菜,还有几样点心,几样咸菜,外加一碟高邮咸鸭蛋、一碟椒卤牛。

    一见夏浔到了,一人便坐下吃饭,正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忽然有下人禀报说是宫里传来消息,叫辅国公巳时三刻到行宫见驾,夏浔在朝里没有常职,已经有好几天不上朝了,听了这话不知皇上唤他何意,连忙叫他太监进来问个清楚,下人却说传旨内已然回去。

    夏浔存了心事,便不敢耽搁匆匆吃罢早餐,由巧云和樱候着他盥洗净面、穿衣着靴、革带束腰、梳发整冠,一切就绪后便匆匆出了馆驿,了骏马直奔行宫。

    夏浔赶到行宫议事大殿前,只见殿口站着两个太监,打眼一瞧,右边那个乃是沐丝的心腹,便对左边的太监道:“杨旭奉旨见驾,劳烦通禀!”

    那内见是辅国公到了,不敢怠慢,连忙折身进去,夏浔趁机问那沐丝心腹:“皇上何事如此匆忙?”

    那内掩口咳嗽一声匆匆答道:“郑和从南京过来了,皇上要再下西洋,百官纷纷反对呢!”

    “哦……”

    夏浔恍然,一点头,这时那进去通禀的太监已然出来,往阶前一站高声道:“皇上有旨,杨旭见驾!”

    夏浔忙一整衣冠,迈步进殿。

    大殿上面,文武百官济济一堂,正在烈地争论着,夏浔进来,并未打断他们烈的辩论,夏浔向皇上见了礼,便闪身站入班中,忽觉有人看他,迎着目光看去,竟然是郑和,,郑和向他微笑着点了点头,夏浔忙也点头示意,二人便又站定不提。

    郑和上一次下西洋大获功,不但带来许多国使节朝觐天子,而且购入大量异域货物,一进一出,所获惊人,可谓名利双收,令朱棣非常高兴。此后,郑和就一直留在南京,着重管理船舰建设,并结合上一次下西洋中暴出的种种问题,改进各方面有关航海的技术。

    那时文武百官就已知道皇帝还有下西洋的意思,不过当时帖木儿暴卒,西方大军刚刚退却,朱棣本人又讨伐鞑靼大获功,阿鲁台向大明投降称臣,永乐大帝武功赫赫,一时威风无俩,而再下西洋的事一时又未提上日程,所以文武百官没有去触他霉头。

    如今,郑和已做好再下西洋的种种准备,他有信心这次能够走得更远,探索到更多的未知世界,了解更广阔的天地间都有些什么国和人种、物种、文化,兴冲冲地便来xx禀报,朱棣闻言大喜,便想下旨再度出海。结果消息一传开,伴驾北上的文武百官和xx行部的官员就炸了窝。

    由于xx已被定为国都,陆续迁到xx任职的官员越来越多,这也是一种迁都的准备工作,总不能叫所有官员都等着良辰吉日,忽啦啦一脑儿自南京北上,然后一个个的对xx城全不熟悉,连午朝哪都不知道吧?

    所以南京六部和各衙各司都已陆续派遣官员常驻xx,此次朱棣北巡,还带来许多官员,如今在xx的官员总数已经占了朝廷官员的一半以上,这些群起反对,几乎就等于是整个朝堂所有官员的态度了。

    户部右郎苏潜因为夏浔上殿见驾,打断了一下发言,等夏浔站回班中,又重拾话题,愤然说道:“前番下西洋,若说是宣诸国,实已达到了目的,如今相隔短短时日,何须再下西洋呢?西洋之行,费钱粮数十万,因病及风海啸,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归,于国有何益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