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父报仇杨国忠在其中也是关键人物,这些事情长安可以说几乎人尽皆知,杨国忠为了证明自己权柄强大,并没有阻止长安传播李嗣业之死是自己做的推手,以此来证明哪怕是军中大将都会被自己整死,后面还有一个哥舒翰也是杨国忠和李隆基提议反攻才导致潼关失守,更不要说早前远征南诏的两次惨败,关中几乎家家戴孝,底下的士兵和百姓无不对杨国忠恨得咬牙切齿。
这种矛盾在到达了马嵬驿时总爆发了,因为粮草带的不足,禁军士兵每天只能进食两个小饼,加上对于长安亲人的担心,先是禁军校尉李力海带领手下三千禁军止步不前,手下士兵鼓噪,将兵器挥舞堵住了官道,高声请李隆基诛杀杨国忠这个误国『家n』臣。
随后兵变蔓延,整个禁军全体加入了鼓噪的士兵中,都在高喊请诛杨国忠,马嵬驿并不是很大,李隆基在驿站正堂中束手无策,外面士兵的鼓噪清晰可闻,杨国忠、御史大夫魏方进、太常卿杨暄等十几名跟随李隆基逃出长安的官员正跪在李隆基面前,内宫总管高力士面无表情的站在李隆基身后。
杨国忠抬起头来,满脸泪痕,早就没有了大唐宰相的气度,大哭道“圣上,你可要救我啊,国忠对圣上忠心耿耿,从没有半天懈怠,国事如此怎能怪在国忠身上啊…圣上,救救微臣吧。”
说罢连连磕头,李隆基脸『色』铁青,听到外面士兵的高喊心中烦闷,禁军士兵并没有冲进驿站,只是在外面列阵高喊,李隆基说道“陈玄礼将军已经出去安抚军心,他掌握禁军已经二十年,必然能够解此危局,杨卿不用担心。”
话音刚落外面就传来甲胄碰撞的声音,陈玄礼带着几个禁军将领走了进来,陈玄礼对李隆基一躬身,冷冷的撇了跪在地上的杨国忠一眼说道“圣上,末将无能,外面的禁军士兵完全听不进臣的劝解,说是圣上不诛杀杨国忠兄妹他们就自己进来动手了,说杨国忠兄妹误了大唐,还说杀了杨国忠兄妹他们就转回长安去和长安的亲人同死。”
李隆基脸『色』大变,原来心中有的一点愤怒已经被恐惧所取代,一屁股跌坐在椅中说道“这…这可如何是好?”
陈玄礼看了已经惊得面无人『色』的杨国忠一眼说道“圣上,要是让『乱』兵冲了进来,那末将怕圣上都会受到伤害,毕竟外面有两万的禁军,『乱』兵之中什么事情都会发生。”
说道这里陈玄礼声音变得『阴』沉了起来“圣上,不如诛杀杨国忠兄妹以安军心,一面圣上受惊。”
杨国忠生死关头已经吓得前后具急,支起身子指着陈玄礼骂道“陈玄礼你个老匹夫,什么兵变,一定是你在捣鬼,请圣上治陈玄礼之罪,一定是他纵兵作『乱』。”
陈玄礼没有答话,冷冷的盯着杨国忠,他参与了『逼』死李嗣业的一幕,对于将李嗣业这个忠心耿耿的大将『逼』死心中郁结,大唐现在处处漏『洞』对于陈玄礼来说心痛万分,他已经将这一切都归结于杨国忠的『乱』政上了,这次兵变确实是陈玄礼有意鼓动的,要说掌控了禁军二十年的陈玄礼不能掌控禁军,那是不可能的,没有他的推手禁军就算心中有气也不会表现得这样『激』烈,陈玄礼就是要斩杀杨国忠于此,包括跟随杨国忠的一众党羽,陈玄礼相信只要杨国忠还在,大唐国事就会没有起『色』,所以这次是铁了心要将此事做成。
陈玄礼不说话,厅中气氛万分压抑,杨国忠骂过陈玄礼之后就可怜巴巴的看向李隆基,希望李隆基有什么办法解了这个死局,厅后一个白衣人影闪出,到了李隆基的侧面盈盈下拜,却是杨贵妃杨『欲』环到了。
杨贵妃跪倒在李隆基面前,梨『花』带雨“圣上,臣妾死不足惜,就怕以后没有人照顾圣上了,此去巴蜀千里迢迢,圣上的身体要保重,不然臣妾九泉之下也不得心安。”
杨贵妃这句话十分厉害,立刻就勾起了李隆基对于杨贵妃的情谊,李隆基满脸苦涩,眼中十分不舍万分痛苦,抬起头看向陈玄礼“玄礼,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陈玄礼抱拳说道“末将只能拖延半个时辰,『乱』兵说时间一到就冲进来自己诛杀『家n』臣,到时候就怕圣上龙体受惊,末将就万死莫恕了。”
听了这话李隆基最后一丝希望也断了,李隆基对杨贵妃说道“爱妃,朕实在是无法保全你了,为了国事,为了大唐,朕只有保全有用之身,我…我…”说道后来李隆基泣不成声,站起身掩面就往后堂走去,陈玄礼使了个眼『色』,身后的两员禁军将领就跟在了李隆基身后。
杨国忠想冲上去抱住李隆基的大『腿』再次哀求,但是被这两员禁军将领拦住了,杨国忠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已经吓得失禁了,杨『欲』环也是『花』容失『色』,不论是谁真正面对死亡的时候都会恐惧,特别是从最高点直接跌到了地狱,这种落差才是让人最无法接受的。
陈玄礼叹口气,对高力士点点头说道“毕竟是圣上的嫔妃,不要让那些士兵『弄』得难看,你就带贵妃去后面的佛堂吧。”
高力士点点头,和身后的两名宦官走到杨贵妃的面前,两名宦官架起了杨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