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朱元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九十四章 无字的挽歌(完)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铲荆棘、除芒刺,恶人朕来做,把太平天子留给皇孙当。能屈者能伸,他屈过,伸过,这是他一生的全部吗?他不知日后的明史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无字的挽歌永远没有人知道是谁唱的、为谁唱。

    一

    蓝狱案又一次对洪武朝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波,仿佛大地、宫殿都在摇晃。朱允纹见三天内锦衣卫、刑部就抓了几千人,诏狱和刑部大牢再次爆满,胡惟庸案时朱允纹年纪尚小,印象不深,这次他是领教了,而且朱元璋为了让他历练历练,指派刑部尚书刘晨陪他主审蓝玉。

    刘晨说了一声遵旨,又奏报了抓捕在案的重要人犯名单,锦衣卫的蒋献报告了准确在押人数,三千九百六十八人。他说必须快审,审了才能顺藤摸瓜,把蓝玉的余党一网打尽。

    心怀鬼胎的詹徽说:“吏部侍郎傅友文是蓝玉的岳父,是不是在九族之列呀?”

    朱元璋说:“废话,为什么不抓?”

    朱允纹多少有点投鼠忌器的意思,傅友文之兄傅友德征战有功,又封过太子太师,比蓝玉的地位还高,一旦抓了傅友文,势必株连到傅友德,太孙便想对他兄弟网开一面。

    朱元璋不允,逆臣的岳父如果饶恕了,还叫什么夷九族?按律,连傅友德都应当问罪的。

    詹徽突然毛遂自荐说:“皇上,詹某愿尽一份力,会同太孙审蓝玉一案。”

    朱元璋有些奇怪地望着他,朱允纹说:“你是吏部尚书,怎么对审案有兴趣?”

    詹徽振振有词,官员犯法,吏部有责匡正,澄清吏治应由此始。

    朱元璋说:“也说得通。你也参与会审吧。”

    太庙前厅成了临时的审讯常葫,朱允纹居中而坐,詹徽在左,刘晨在右。

    蓝玉被押上来了,他一眼看见了詹徽坐在上面,立刻心里有底了,连喊“冤枉”。

    刘晨说他谋逆之事,早已是司马昭之心,天下人共知。何冤之有?叫他快把同党都供出来。

    蓝玉矢口抵赖,不承认有同党。

    “对嘛!”詹徽说,“谁会跟着你造反呢,除非你岳父傅友文。”

    朱允纹与刘晨交换了一下眼色,大为不解。

    詹徽拍桌子说:“蓝玉,你认不认罪?若认罪,就赶快画押,别光想着把别人供出来,你信口胡说,也没人相信。”

    蓝玉突然明白詹徽是想落井下石借以脱身啊,他笑一声,说:“詹徽,你这个无耻小人,怪不得昨天你还说别把你露出去呢,你果然留了一手。太孙,他詹徽就是我的同谋,他有什么资格坐在上头审我?”

    朱允纹大惊,去看詹徽时,詹徽早吓得结结巴巴了:“他,他,血口喷、喷人!”

    蓝玉说:“好汉做事好汉当,大不了一死。詹徽,我看不起你!我为什么不说刘晨是我同党呢?真的假不了,一会儿我就录口供。”

    朱允纹扭头对詹徽说:“怪不得你这么主动要来审案呢。”他向外叫了声:“来人啊!把詹徽锁起来,押入大牢。”

    立刻上来几个武士,拖走了哀号叫喊的詹徽。

    奉先殿里朱元璋一直在等消息。一连几天朱允纹连吃饭都在审讯大堂里吃。

    朱元璋把一张写有“傅友德”名字的纸条贴到了屏风上,又扯了下来,放在案上,一时拿不定主意。

    中午时分,朱允纹进来了。朱元璋说:“这几天辛苦了,感觉如何?累吧?”

    “累倒不累。”朱允纹说是恐惧,这一案子,又是牵连一公十三侯,还有好几个都督,将要杀掉一万五千人。有人说胡党、蓝党两狱,把元勋功臣几乎杀绝了,会不会人心震荡?这是他十分担忧的。

    “这是你的话吧?”朱元璋不悦道,“徐达、汤和、沐英、朱文忠不是开国功臣吗?他们忠心耿耿,也就安然无恙啊!”

    朱允纹总是有点于心不忍。

    朱元璋说:“等着胡惟庸、蓝玉把刀架在你脖子上,颠覆了社稷,你也许才不会有这种恻隐之心了。从前,朕拿一个长满刺的蒺藜棒叫你父亲抓,这故事你听过吗?”

    朱允纹点点头。

    朱元璋说话的时候,大有英雄末路之慨:“朕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在位的年月屈指可数了。你这么年幼,朕如不为你拔掉利刺,铲平荆棘,你将举步维艰。恶人由朕来做,太平天子你来做吧。”

    这么说了,太孙十分感动。他忽然看见案上傅友德的名字,问:“皇祖父也要治太师颖国公的罪吗?”

    朱元璋说:“朕本想饶过他的。是他自己不知进退。你看看这个!”朱元璋从案子上找到一份奏疏,拍在案上。

    朱允纹一看,问:“要一千亩?这太过了点。”

    朱元璋说:“狮子大开口#蝴竟向朕要一千亩怀远田!更可恨的是,他和定远侯王弼在一起喝酒时说,皇上年纪大了,喜怒无常,我们这些人说不上哪天就没命。”

    朱允纹道:“有这话,也是醉话。”

    朱元璋用力拍了一下龙案说:“他们说得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