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古称九子山,山峰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山间遍布深沟峡谷,垂涧渊潭,流泉飞瀑,气象万千。
唐天宝年间大诗人李白曾多次游九华山,睹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触景生情,在与友人唱和中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因此好事之人就附和着将 “九子山” 改为“九华山”。
当然,冉锋到达九华山的时候已不知是哪一年间了。一向喜游山玩水的他,面对九华山的瑰丽美景时,竟无有了往日那么大的游兴,他心中只记挂着地藏菩萨要他来九华山救人的事。冉锋也不知他要救的人是谁,在九华山的哪处,但既然菩萨说了那人在九华山,冉锋知道迟早会碰上的。佛家讲的就是个“缘”字,所以冉锋倒是不急,而山路上也尽是尽是虔诚的拜佛之人,他们手执忽明忽暗的檀木香火,沿蜿蜒陡峭的天梯一路而上。
肉身殿是这些拜佛之人必来的地方,它座落于九华山神光岭,周围古木参天,浓荫蔽空。殿宇高十数米,红墙森严,巍峨雄壮。站在八十四级台阶之下,举目仰望,可见南门厅上方有一块横额。上额书“肉身宝殿”四个镶金的楷书字。
此处的香火更是鼎盛,一些虔诚的香客口中默诵着经文一步一磕、一阶一拜。冉锋也怀着崇敬的心情拾阶而上,至殿前,四周回廊上方雕栋画梁,以仙鹤、糜鹿、牡丹等珍禽异卉雕饰,鲜艳夺目。南北檐下石柱上均刻有对联,北边石刻是:“誓度群生离苦趣,愿放慈光转法轮”。南边两联,一曰:“福被人物无穷尽,慧同日月常瞻依”;又一联曰:“心同佛定香火直,目极天高海月升”。两联的首字,连读是“心目福慧”,表示僧尼心目中依靠地藏、修到“福慧”二字。“慧”即觉悟成佛,“福”即是佛寺兴旺发达。
肉身殿内有塔,塔前悬着镂空八角琉璃灯,不分昼夜,终年灯火长明,塔内是地藏肉身所在的三级石塔。
冉锋有心想去塔前一睹地藏菩萨的真身,却被在一旁执守的僧侣阻住了,这当然是严禁靠近的。冉锋一笑也就罢了,逐离开了肉身殿向别处行去。传闻地藏菩萨在九华山得证菩提之地在东岸峰,冉锋见肉身殿这里人太多,逐想去传说中的“地藏洞”转转,问了路,就往东岸峰而去。
一路但见深山峡谷,荆榛莽莽,路上香客越来越少,到最后,山峦间已寂静无人。当冉锋行到东岸峰的时候,心中无来由地感到一阵烦闷。
冉锋觉得很奇怪,他察觉到使他感到不舒服的源头正是来自东岸峰。
“莫非菩萨要我救的人就在东岸峰么?”冉锋抬头仰望,不由得细细地朝峰顶看了看,这一看,竟给他看出点门道,似乎在山峰的后腰处隐隐有淡淡金光在忽隐忽现。
这下冉锋更加确定自己要找的人在那了,再不迟疑,身子化成一道白光,直朝金光冒起之地飞去。
冉锋还未到近前,心中那股不舒服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了,而且一团浓浓的黑雾在前面笼罩了几丈方圆,一团金光在黑雾之中苦苦挣扎,左突右冲似乎在极力想冲出黑雾。
冉锋立即大喝一声:“何方妖孽,此佛门圣地也敢来肆虐!”双目之中紫芒大盛,登时看清了黑雾中竟有数十个诡异的黑影,正疯狂地朝在中央金光盘坐的僧人喷吐着黑雾。看他们的身形绝不是人类,和幽冥界的恶鬼又不同,他们到底是什么?
“先将你们这鬼怪抓起来再说!”冉锋双手一环,眩目的蓝光从手中发出,巨大的水蓝色巨网朝那些不知名的怪物罩去。
眼见这巨网朝那些黑影罩去,可那些黑影似乎没把冉锋发出的攻击放在眼里,依然继续朝那团金光喷着黑雾。而冉锋所发出的蓝色巨网在遇上那层黑雾后,立即“吱吱”的声音,接着就被化为无形。
冉锋这下大吃一惊,他这由自创的“水柔丝”转变而来的蓝色巨网,一直是冉锋很满意的攻击方式,现在竟然对那些黑影丝毫不起作用。
“抓不了你们,我砍了你们!”冉锋脾气很不好地唤出金刀,一道耀眼的金色刀影呼啸着直劈而出。
冉锋这一刀来势凶猛,那些黑影这才分出一个来,竟以肉掌来挡他的这一刀。那黑影冲着刀迎头吐出一团黑雾,“嗤”地一声轻响,立时将那黑影从中一分两半。
“不过尔尔啊!”冉锋见自己一刀立威,又是一声大喝。“唰….唰…唰….”漫天的金芒卷起飓风将这一片区域都笼罩在其中。
“咕!”黑雾之中猛然发出奇怪的声音,仿佛是这些怪物在传递什么讯息。随着这怪声,那些黑影同时一闪,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似乎刚才的一切都是幻觉。
“多谢冉施主的及时援手,哈哈哈….”随着大笑,金光殓去,竟然显出自在大师来。
“哈哈哈…”冉锋立即大笑着上前攀住了自在大师的肩膀,“我道是谁,原来是你这个和尚在此,哈哈哈”
自在回身一拳将冉锋打了个踉跄,微笑着道:“施主不是失踪了吗?怎么?没事跑我九华山来玩了…”
冉锋故意皱着眉头在身上揉了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