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献帝新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十八章 军机院与亲卫营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此时,荆州学府的孟建(公威)、崔浩(州平)、杨修开始出任仕途,孟建进入统帅府参谋院,崔浩安排吏部从事一职,本来想安排杨修成为国商,可是考虑到他对信息的敏感度,进而安排到军机院,由于他父亲杨彪愿意退出一线,让出权力给年轻人,作为补偿,同时杨修毕竟是刘协的亲信,又很是机敏聪明,大将军皇甫嵩直接提拔到军机院总祭。

    这可把杨彪幸福的一塌糊涂,带着重礼去厚谢皇甫嵩,结果被皇甫嵩从后门扔了出去,差点连朋友都没有的做。

    刘协非常重视军机院的工作,亲自主持军机院改制工作,设军机一处负责查探楚地内部,防止大族谋反,设军机二处主掌北方军情收集工作,设军机三处为暗杀死士和间谍训练部门,军机四处专门负责到各地查核地形,制作和校对地图。

    没有条件使用无线电,刘协将培养信鸽作为信息沟通的主要渠道,同时推出汉语拼音,将拼音做为军机院专用的密码。

    襄阳学府的张仪(张昭长子)、黄博(黄承彦长子)、蔡晟(蔡瑁从子)等第一批学员共计二十六人也开始进入各郡担任从事。

    这令众人大跌眼镜,不明白为什么孟建等水镜学府一出来都是高官,襄阳学府的就只能去郡县。

    司马徵只好厚着脸皮说:“他们都是治国之才!”

    而刘协懒得去解释,有什么好说的,任人唯亲嘛,中国人都这样,如果不是荆州多年来各学院学子们太受重视,给的空间太大了,谁敢跳出来说不对。其次襄阳学府豪族子弟太多,虽然经过大师授课,有点本事,可还不能说够实干,对比之下从底层郡县学府出来的士子们大多安排在各县,那些士子反而没说废话。

    刘协为此写了一份紫玉简给司马徵,大概得意思就是水镜学府既然选择最好的士子入学,那出来就肯定比其他学府更受重视,让司马徵建立一套明确的选择学子的办法,所有学子必须从襄阳学府和江南学府两个高级学府中挑选,没有楚王府旨意不得私自招生。

    司马徵看到紫玉简略微有些不高兴,想了想也就算了,按着刘协的要求办理,他知道现在的刘协越来越像一个帝王了,虽然对众臣和自己这些学院祭酒还是很客气,比过往的帝王好了很多,但帝王的基本特征已经出现了。

    对于革命和帝王,刘协曾经有自己的理解,革命就是老百姓推倒抽自己耳光厉害的统治者下台,再换个人抽自己耳光,只是这个人抽得比较轻。

    什么叫帝王,帝王就是你得供我吃喝,然后你他妈的还得闭嘴,谁叫你犯贱。

    所有统治者和革命都是这个样子,从古代到今天,甚至是二十一世纪,谁他妈的废话谁找抽,我抽你轻重还得看我心情。

    偶尔他也会去想象刘备的心态,仁厚?仁厚是一种态度,而态度总是从习惯开始,灵帝暴政是因为他不知道抽老百姓耳光多少是重,多少是轻。

    刘备不过是从底下爬起来的时候,发现灵帝抽重了,他得抽轻点。

    既然你们喜欢被统治,那就得被人抽耳光。刘协暗笑,该换我上台了吧,至少我抽得很轻,而且肯定比刘备抽得轻。

    襄阳军院的第一批军士正式开始登场,除了从水镜学府转去的周瑜直接前往定东军替换徐庶任军师,由徐庶推荐到襄阳军院就学的吕蒙前往镇北军张辽处担任偏将,以及楚军各将军从亭尉、什尉中挑选出来进入军院培养的军士外,其余都安排到各军从牙门将做起。

    当然为了鼓励军士进入军院学习,还是让各军将军优先把他们提拔起来。

    刘协同时让皇甫嵩安排军院博士和老将军们,每年前往各军驻地主持一次兵道坛,和众将领谈兵论道。

    从寿春赶回来的徐庶还没来的及过几天舒服日子,又被刘协掉往南方任平南将军,统辖黄忠的镇南军,黄忠幸福不已,现在大家根据徐庶的调动已经发现,只要是徐庶去的地方肯定有仗打。

    陈武、贺齐、张济、牛辅、谭雄、潘彰等留在统帅府的大将立刻要求调往黄忠处,刘协也不隐瞒,拖了多年没有解决的交、益问题,他要在今年内搞定,毕竟现在的楚地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实力。

    想了一段时间,他和皇甫嵩商定安排贺齐、牛辅、潘彰临时调往镇南军,又安抚陈武等将,表示等一段时间刘协将亲征益州,必定带众位同往。

    禁卫军仍然由楚王刘协亲管,经过三年会战,原有翼军发展到八营,除原有铁翼、飞翼、虎翼、骠翼、风翼、旋翼六营,增马岱的悍翼营、张绣的铉翼营两营。原有的卫军自增加高顺的矛卫营后,又增加了沙摩柯的南卫营、孙坚之子孙策的越卫营,而王熙和王真兄弟则从各军中抽取了八百名武艺精熟的士兵、亭尉,经过三年训练建立了亲卫营,其中最厉害的三人就是当年皇甫嵩发现的雷斩、雷鸣和雷锐,其中雷氏三人的武艺甚至还在王熙之上,童渊看的顺眼就把他们收过来做了弟子。

    海军从原有甘宁的云海营转变为江西海营,增加了凌操的江东海营、董袭的淮安海营、蒋钦的江南海营和周泰的江北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