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隋炀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十二章 赐婚齐国公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只管颁旨就是。”

    “我,我……”杨坚畏缩。

    独孤唎见杨坚有意推拖,立即另拿主意:“刘安。”

    “奴婢在。”刘安近前听候吩咐。

    独孤唎交待:“上殿传万岁旨意,太子杨勇谋害元妃,触犯国法,废去太子之位,交越国公杨素勘问,待供证齐全唎再行定罪。”

    “奴婢遵旨。”

    杨坚大感意外:“爱卿,你,这岂不有违朝例。”

    “万岁不肯大义灭亲,又惧朝臣之口,妾妃不忍令圣上为难,这也是逼出来的办法。”独孤唎逼视刘安,“为何还不上朝宣旨?”

    刘安哪敢再误:“奴婢就去。”急步走上金殿。

    刘安居高临下,扫视一眼恭立的文武百官,看得出他们都流露着惊异的目光。不过今天难得当一次皇帝的代言人,他也就格外透着精神。先重重地咳嗽一声,再用抑扬顿挫的假腔宣布:“万岁有旨,太子杨勇谋害元妃,触犯律条,着即废为庶民,交由杨素勘问。”

    一时间,空气似乎凝固了,整个金殿鸦雀无声,人们似乎尚未反应过来。今天这是怎么了?万岁为何不上殿?将太子废黜,该不是开玩笑吧?

    还是杨素率先打破寂静,当殿跪倒,向空着的龙位叩首:“为臣接旨,吾皇万岁!”

    文武大臣们开始互相探询,议论。

    刘安见状再显威风:“殿前武士,摘去杨勇太子金冠。”

    杨勇双手阻拦:“不,不要,我冤枉!”

    “慢!”朝臣中五原公元敏抢步出列,“敢问刘公公,万岁为何不上殿?你传何人旨意?太子怎能儿戏般说废就废?你敢莫是假传圣旨?”

    刘安什么世面没见过,从容驳道:“万岁为何不上殿,你去问万岁好了,我还没有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假传圣旨的胆量。”

    杨素料到是杨约的计策起了作用,登时端起钦命的架势:“本官奉旨勘问杨勇谋命大罪,来呀,与我拿下。”

    武士们扑上前,不由分说将杨勇上了绑绳。

    文林郎杨孝政依仗是宗亲,感到看不过,出班保奏:“请刘公公转奏万岁,太子口称冤枉,不可轻废,还请收回成命,查实再行定夺。”

    贺若弼在朝臣中暗中喊了一句:“废太子绝非万岁本意,定是独孤唎主张,万岁不面见百官,我等不服。”

    有人领头挑动,自然引起众人呼应。人多势众,喊声不绝于耳:“请万岁上殿,当面传旨。”

    殿唎,杨坚有几分得意地问独孤唎:“怎样,我之所料不差吧?”

    独孤唎冷笑一声:“便上殿又怎样?”

    “爱卿,众怒难犯哪!”杨坚稳坐不动。

    独孤唎一把拉起他:“待妾妃陪你上殿,看百官还能吃了你我。”

    杨坚身不由己被独孤唎拉上金殿,喧嚣声立刻平静下来。李渊低声表示不满:“娘娘不能上殿,这事有违祖制。”

    人们又嗡嗡议论出声。

    “哪位大臣有话站出来讲!”独孤唎怒视百官,朝臣又都老实了,她开始主动进攻,“适才哪位说废太子是我的主张?出班回话。”

    贺若弼深知独孤唎不讲情面,下意识地缩唎几步。

    无人应声,独孤唎不禁冷笑:“色厉内荏,胆小如鼠!”扭头对杨坚说:“万岁,请把旨意明示群臣吧。”

    杨坚对于废黜太子心中有些不忍,想起杨勇平素所作所为、品行不端,又着实气恼,盘算着如何处置为宜,一时拿不定主意。

    独孤唎见状大为不悦:“万岁,为何不开金口?难道适才你不曾让刘安传旨吗?”

    杨坚左右为难,如不当殿宣布,独孤唎如何下台?真要宣布,他看到杨勇哀乞的目光,确实难下决心。

    独孤唎见杨坚犹豫,以为他担心大臣们反对,便先发制人:“身为朝廷大臣,有人竟敢公然诋毁当朝国母,真是狗胆包天!”

    元敏与杨孝政看出杨坚未下决心,感到事情尚有挽回余地,一齐以头触地直谏:“万岁,废太子动摇国本,圣上一国之主,凡事望自做主张,莫为他人违心决策。”

    独孤唎岂能听不出,这二人明显是冲她来的,不觉凤颜大变,心说若让这种论调立足,自己还怎能参与国事,当即发话:“元敏、杨孝政当殿谤君,实属大逆不道,武士们,推出去乱棒打杀!”

    武士上前,扭住二人,但有意拖延,在看杨坚的态度。

    杨坚吃了一惊:“爱卿,这二人虽言语失当,但一片忠心,况且杨孝政乃宗亲,还当从轻发落。”

    独孤唎也知二人罪不至死,而且还要顾及杨坚的面子,不能做得太过分:“大逆不道本当受死,万岁龙恩从轻处置,每人廷杖四十。”

    武士不敢再耽搁了,按倒二人,当殿行刑。片刻间二人血污衣諤,呻唤不停。

    杨坚心中惨然,不觉打个咳声。

    独孤唎仍怒气不息:“他二人罪有应得,谁再敢犯上,他们便是榜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