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渭水悠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三十五章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外面的大字报了?”吴书记取出香烟,让史国锐抽,史国锐摆手拒绝。

    “怎么,烟也戒了?”

    “不,现在不想抽。”

    吴书记自己抽出一支,放在嘴唇上,点燃,吸了一口,把烟夹在手指中,看着发红的烟头,半响无语。

    “大字报我看了,我想你也看过了。你对那些揭发我的大字报有什么看法?”

    吴书记眼睛盯着烟头上的白灰:“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看法。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从来就是相信群众、依靠人民群众的。这是群众的意见,我希望你能够正确对待,但也不要有过重的压力。实事求是嘛,哈哈……洗个热水澡,再轻装上阵,有利于将来更好地工作嘛。像你这样的年轻干部,将来前途无量啊。我——老了,力不从心了。”最后一句话,吴书记在史国锐面前说了不止一次了。

    史国锐非常仔细地听着吴书记的谈话,感觉到话里既有真诚的安慰,又有猜不透的弦外之音,使他抓不住要领,摸不透底细。

    “吴书记,我再次请求你把我带来的这些材料认真看一看,尤其是**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文章。我相信你说的话——实事求是。好,我走了。”

    “呃,吃过饭走吧,饭马上就好了,咱再好好喝几盅。”

    “不了,我还得马上回家去。”

    “你还没进家门?既是这样我就不强留了,你慢走。”吴书记把史国锐送到房门外,拉住史国锐的手,“放下包袱,开动机器,轻装上阵!”

    “怎么没坐就要走了?饭好了!”厨房又传来魏丽萍银铃似的挽留声。

    “唰——唰——”扫帚无力地在地上划着,划出一道道弯弯曲曲的条纹,腾起一层层薄薄的尘雾,他犹如在云端里似的,飘飘悠悠。猛一惊醒,又回到现实中来,原来眼前是铁一般的事实,并非梦幻。

    从吴启明家出來,他头脑稍微冷静了一点,他发现吴启明并非他原来所认识的那么简单、粗鲁,其实这个人是很难对付的。可见要全面认识一个人,真不容易。“唉,要是王书记不调走就好了。王书记不调走,也许我不会提升,但情况绝不会是现在这样。‘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这话说得太对了。我待人以诚,人未必以诚待我。可话说回来,我把他老吴怎么了?……也许他未必一定要整我。我跟李济伦当面顶撞过几次,这人向来心不容人,是不是他在背后作祟?我应该找他谈一谈,把事情说透,他也许能谅解我。”他又折身朝李济伦家走去。

    李济伦显出不冷不热的样子,先问他在北京开会的情况,他还没有说完,李济伦就插话说:“我们地区也和全国各地一样,人民群众对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义愤很大,火力也很猛。”

    国锐一听这话,心里更加狐疑,说:“群众情绪高涨,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领导一定要把握政策,注意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李济伦知道国锐的意思,他反驳说:“你的意见是我们不要搞大民主,把群众的手脚捆住?”

    “不,李专员,请你不要误解,我不是这个意思。”

    “你的意思是什么?说说我听。”

    “我们的民主,仍然是党领导下的民主,任何时候,党都不能放弃领导职责。”

    “谁说我们放弃领导了?我们的领导是党委集体领导,不是个人独断专行,这些常识你并不是不懂。你刚回来,对一些情况不了解,这方面的话,我们最好在党委会上说好不好?”

    国锐还想说什么,但又无法再说。

    “这次在北京游览了不少地方吧,故宫去了没有?”李济伦故意岔开话题。

    “别人游览,我没有心思游览,会议一结束我就回来了。”

    “可见你政治嗅觉灵敏。”

    “李专员,我想对你说一下,我过去和你发生过一些争执,但这都是工作方面的,尽管意见有分歧,但目标是一致的,都想把工作搞好。我的许多错误希望你能谅解。”

    “七十年的谷,八十年的糜,提那干什么,我早就忘了。”李济伦双手拄着大腿,不耐烦地站了起来。

    史国锐再没有话可说,就回去了。

    到了家中,妻子迎接他的是一副冰冷的面孔,既不问他一路如何,也不问他吃了没有,屁股坐在沙发上抬都没抬。他所遇到的一切都是这样反常。

    “我看这独家院也住不长久了。”这是张灵芝迎接他的第一句话。

    他没有回答,向沙发上一倒,两个拳头支着下巴,六神无主。

    涛涛攀着他的腿嚷着:“爸爸,你给我买小汽车了没有?”

    他推开涛涛:“你早点睡去吧,爸爸今晚不舒服。”

    “哼,说话不算数,光骗人。”涛涛又去翻他的皮包。

    睡觉时,张灵芝另拉开被子,不愿和他同寝,他也没理她。

    灯熄了,房子漆黑一团,他眼望着看不见的天花板,久久不能入眠……

    “唰——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