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渭水悠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五十二章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了,也不用水洗一洗,又塞进怀里了。他看着老太婆的一举一动,心里特别难受,不由得想起自己的母亲,又急急忙忙赶路。

    过了溪水桥,要上山的时候,他又渴又饿,实在走不动了。小溪旁边有一眼泉,冒着热气,他想在这儿歇一歇,吃一个玉米面发糕,喝一口泉里冒出的热水,再继续赶路。

    小刚刚放下行李,拿出发糕要吃,忽听身后喊:“拿贼!拿贼!”他转过身,只见从山掌上跑下来三四个跟他一般大的男孩,手拿着棍,跑到跟前,把他围住。小刚连声求饶,说:“哥哥们,我不是贼,我是从远路来看我妈的,请行个好,放我过去。”他们中的一个说:“不行,把你的馍馍给我们吃。”小刚说:“我只有这一个馍馍,还要走很远的路呢,饶了我吧。”另一个说:“要不,把你背的毡放下。”小刚哭了,说:“毡是给我妈背的,我家只有这一条毡,可怜可怜我吧。”他们说:“不行。”说着举起棍就要打。小刚心生一计,连忙跪下,说:“我再一次来,一定拿许多馍馍,给你们一人一个。”那几个小家伙才高兴了,其中一个领头的问:“你什么时候再来?”小刚说:“再过两三天。”“好,放他过去。”领头的一放话,小刚背起行李赶快就走,泉水也顾不得喝了,心里说,这才是个鬼地方。

    山路崎岖,雪很滑,两边是悬崖峭壁,南河在这里变成了一股泉水,清湛湛的,流在沟底。小刚口渴难耐,但那已经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了。

    走到山顶,眼前是一片开阔地,雪地上有人走过的斑斑脚印,远处传来轰隆轰隆的响声,隐隐约约看见几面红旗。小刚就朝那个方向走去。

    他眼前出现了密密麻麻的人群,都在搬运矿石。在这蚂蚁般的人群中,要找一个女人非常困难,更不要说找自己的母亲。

    小刚正在为难的时候,山峁上出现了一个人,跳着两只桶,向这边走来,小刚注视着,那人越走越近,小刚看见像个女人,心想,是不是母亲。他心里一阵惊喜,走近一看却不是他母亲,又很失望。那女人拐了个弯,朝另一个方向走了。他跟上去,来到一眼山泉跟前。女人放下担,拿瓢往桶里舀水,问小刚从哪里来。小刚说明来意,女人说:“你跟我走。”小刚一下子高兴起来,等女人把两只桶舀满,他拿起担说:“阿姨,我替你担。”女人接过担说:“你还小呢,这一担水你能跳动!还是我来。你跟我走就是了。”小刚只好满心欢喜地跟在后边,他只盼望早点见到妈妈。

    他们来到一孔土窑洞前,担水的女人朝里大声喊:“大嫂子,你后人看你来了!”

    小刚还没反应过来,只见竹梅系着围裙搓着面手从里面出来了。一看见小刚,抱住就哭,惹得那女人也落泪。

    “谁叫你来的,路这么难走,叫人不放心!”竹梅用围裙揩着泪说。

    “你走了,你知道我放心吗?”小刚边哭边说。

    “妈,回去!”小刚拉住竹梅的手,央求道。

    “我的娃,妈能回去吗?”竹梅伤心地说。

    “你不回去,我也就不回去了。”

    “你今天不要回去,明日再回,啊!”

    竹梅见小刚不答应,又说:“小刚,妈在这里给人做饭,也好,省得在村里受人欺负。”

    一听这话,小刚才宽心了,脸上出现了一丝笑容。

    “你走了半天路,连饭也没吃,这里有一碗剩下的拌汤,妈热一下你喝。到了饭时再吃饭。”竹梅给小刚热拌汤。小刚看他妈的脸色比在家好一些,他话也就多了,给他妈说这说那。

    汤热了。小刚喝了汤,又吃了两个发糕,这时,他才感到全身累得要命,真想在窑洞炕上睡一觉。

    晚上,小刚和他妈睡在窑洞里,他回想在家想念妈妈的情景,觉得自己现在就是最幸福的人。

    “妈,我不回去了,我帮你做饭。”

    “不回去怎么能行?快开学了,你还要念书。”

    “在学校天天劳动,能念什么书?”

    “不管怎么说,念总比不念强。再说,家里门户也要紧。我在这里还好,你就不用再操心了。晚上把门看好,在家多看看书,听见没有?”竹梅在被窝里给小刚一件一件叮咛,生怕小刚记不住。

    天亮了,竹梅又忙起来,烧水,做饭,那位阿姨又忙着挑水,送饭。小刚也给他妈帮忙。

    吃了饭,竹梅说:“小刚,你早点回去,再迟了我就不放心。”可是,小刚总是磨蹭着不想走。

    竹梅见小刚衣服、鞋都烂了,拿出针线缝补。小刚看着他妈穿针引线,心里一阵阵难受,忍不祝旱:“妈,让我再住一天嘛!”

    竹梅停住针线,看着小刚的脸说:“妈也舍不得你走,可现在口粮紧张,你要是不回去,大家就有意见了。”

    小刚只好回去。

    竹梅给小刚装了几个馍,让小刚把毡带回去,怕他在家受冻。小刚不带,说他背不动,竹梅只好留下,又再三嘱咐他晚上把炕烧热。

    “路太远,再不要来看我了。过一段时间要是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