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进展。现在具制造公司的万元月薪经过烈竞争,和黄子良、王力军、朱代东、吴东红等市委、县委领导组的联合考核组的最终选拔,终于敲定了人选。
这三人分别是,原珠海一台资具厂的厂潘冬,此人原是北方某省的机关部,大专学历。92年辞职下海,自己做过生意,但亏了本,最终凭借着在机关担任办公室副主任锻炼出来的本事,从那台资具厂,一步一步升到了现在的厂。原月工资四千五百元,年底老板会再发一个五千元的红包。
创意设计总监方华,大学学历,来自深圳的一日资电子厂,他当时主要负责设计和开发模型,对电子电路也很通,还有在具厂工作三年以上的经历。现在来雨县只是回他的老本行,而且电子具将是一个新兴市场,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这也是为什么会选择方华的原因。
销售总监盛世龙则来自广州,盛世龙原是广州一大型外贸公司的副经理,通英、日两语,有做过具外贸的经验。他原来做的不止是外贸,还要负责国内的采购,因此,对具行业的原材料采购行业也很熟悉。既能采购,又能销售,
现在这三人已经正式上班,住房、专车、户口也都安排妥当,能让一市之自面试他们,也让他们看到了沙常市和雨县对具制造公司的重视。现在看到开发区蒸蒸日上的发展,他们内心也很高兴。他们可以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现在开发区能让国内这么多企业认同,并且还引发了沿海地区的工厂工人来开发区找工作,这让他们确信,这次真正找准了人生的方向。
这三人的工作经验都非常丰富,正式上班之后,吴东红、潘冬、方华、盛世龙这具四巨头就接连开了几个会,具制造公司的第一批具该是什么样的,得由他们来拿主意。方华负责设计、盛世龙负责原材料采购和销售,因此,产品的型号基本上由他们定。而潘冬只负责把产量提出来,这次开发区来了好些熟练工人,潘冬向吴东红建议,从中招了四百多人,其中有二百多人是管理人员。有了这四百多人,潘冬这个负责生产的副总经理,马上就有事做了。
首先是他对这四百多人进行培训,再由这四百多人对一万多名工人进行培训,具厂实行流线作业,而原来市里的下岗工人很少接触流线。虽然具制造公司的作难度不高,但要想提高效率,降低次品率,还是需要实行一整体的企业管理和生产标准的。只要严格按照标准来做事,生产出来的产品,合格率才会最高。
雨县开发区内的各项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时,省委、省都已经开始关注雨县的情况,古南省的两大巨头开了个碰头会,省杜邦俊决定来雨县调研一次,时间暂定为一天。
省政办公厅马上向沙常市市委、市政发出通知,而沙常市委立即把王力军、朱代东叫到市里,一起开会研究,如何接待好省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