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这是在开笑!
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办法有很多,但刘敏认为,适合自己的只有一条,做事,扎扎实实的做一些事。朱代东树立威信,靠的是调整部,另外就是办起了一无名公司。芙蓉县在他来的时候,好不容易贷到的五千万款被人骗走,而朱代东接手这个烂摊子之后,很快把芙蓉县搞得红红火火,他发现,自己哪怕再努力,想要超越朱代东,几乎不可能。
但刘敏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朱代东毕竟是县委,自己这个xx如果一直在朱代东这棵大树下工作,很快就会变为一棵草。在大树下是不可能出新的大树,得不到阳光的照,只能慢慢萎缩。
但刘敏也不可能完全逆着朱代东的想法来,那样做,只会自取其辱。看看现在的常委会,很多人都是以朱代东马首是瞻。因此,他要做的,只能是抢在朱代东之前,做出决定,让朱代东被动的跟着自己走。
刘敏分析朱代东会对这件事如何看,朱代东以搞经济起。在雨县的时候,一原本死气沉沉的泥厂,经他一个点子,马上降低了百分之四十的本。借着芙蓉县公路升级改建的机会,雨县泥厂从德国引进最新的生产设备,结果一飞冲天。
现在的雨县日产泥三千吨,泥行销周围数市,它的辐半径已经超过了二百公里。而雨县泥厂,也重新焕发了生机,现在已经为全市的企业。
而芙蓉县泥厂呢?原本的规模比雨县泥厂还要大一些,可自从雨县泥厂采用了新的生产线后,芙蓉县泥厂就举步维艰,产品也由面前全市,被压缩到了全县。这还是因为县里的扶持政策,否则雨县的泥早就像狼一样扑了进来。
如果朱代东看到这份项目申请书,想必他也会同意的。他在雨县的时候,已经支持了一雨县泥厂,现在到了芙蓉县,也必须支持芙蓉县泥厂。
刘敏召开县政常务会议,专研究县泥厂的法泥项目。在会上,刘敏第一个发言,明确无误的指出:“县里搞公路改建,投资二个多亿,却不能让本地企业受益,这是我们政的失职!大有什么看法,各抒己见。”
古建轩听了,暗暗好笑,你都定了调子,别人还怎么各抒己见,见胡新星在那里认真的记着会议记录,古建轩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县泥厂要深化xx,以科技兴厂,县政当然要予以支持。”
刘敏听了,欣慰的笑了,古建轩很识时务。可曾斌杰的眉头却蹙得,古建轩的话,根本就没有清晰的表明态度,县政予以支持,怎么支持?要资金没资金,要技术没技术,唯一可以给的就是政策。
但他又没有把话说明,听起来很像是坚决支持刘敏,其实上走的是中庸之道,见刘敏有些不满的望着自己,曾斌杰的咳嗽了一声,说:“我同意古xx的看法,但怎么个支持法,值得商榷。”
“泥厂不是在申请书里说了吗?要拿县里的供货合同去贷款,刘xx,我们是不是真要把全县的泥供应商指定为县泥厂?”刘腊凤问,原本这样的事,她基本上也就是当个举手代表,一切以刘敏马首是瞻。但今天刘敏一开头就让大各抒己见,她当然得坚决执行刘xx的指示。
刘腊凤跟朱代东曾经有过“一面之缘”,当时朱代东还是雨县的一名副乡,陪着他们的一位主管文教卫生的副xx来芙蓉县取经。刘腊凤在朱代东到任芙蓉县后,一开始很犹豫,后来看到朱代东一系列的动作,才决定要积极向朱代东靠拢。
可这次县里空缺一位常委时,却没有她的戏,这让她很恼火,自己工作这么多年,一直兢兢业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结果却是财政局的古建轩上了位,自己好歹也了好几年的副xx,他一个科级部,一下子就跨过自己,为常委副xx,那段时间,她心情特别低落。
自从刘敏来了之后,她好像又看到了曙光,论在市里的,刘敏这个秘书,只会比朱代东好,而不会比他弱。因此,在刘敏正式上任后,她就经常的向刘敏下汇报工作。在工作中,也以实际行动,向刘敏表明自己的态度。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在刘敏刚到芙蓉县的时候,她就说过这样一句话。
刘敏可能旁听过很多次的市政会议,但作为一名旁观者,永远也不能体会到身临其境的。而且一上来,刘敏就表明自己的态度,这样的做法有利也有弊,过早的表明态度,就会失去主动权。如果朱代东这样做,倒也无所谓,他能完全掌控大局,可刘敏也这样做,其实是很危险的。要知道他这个xx,前面还有“xx”二字,如果碰到的反对,会让他退无可退,一下子就会被人顶到墙上。幸好今天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但古建轩的话,很值得味。
芙蓉县泥厂,已经被乔纳斯判了“死刑”,如果现在要在会上,把县泥厂作为唯一供应商定下来,刘敏还没有这个胆量。他马上意识到了问题,芙蓉县泥厂的问题,归根到底,就是泥供应商的问题。刘敏也不是愚笨之人,马上就想清了整个原委,感的瞥了一眼刘腊凤。
顿了顿,刘敏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他说:“乔纳斯曾经给县泥厂的泥做过,证明目前泥厂生产的泥,质量是不合格的,按照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