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卷 《风起》 第十五章、如何选择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与宋天德见面,易嬴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不是认识了宋天德,而是终于知道宋天德同样是个老朽,还是个像与知县易嬴同样不堪的老朽。如果不知道那是宋天德,如果不穿上官服,宋天德就是一个乡间老农,半点官员气质都没有。

    官员气质重不重要?

    如果没有官员气质,那些平民就不会畏惧官员。如果不能让平民畏惧,官员工作就不好展开。

    古代官场的官员气质靠官服来衬托,现代官场的官员气质靠前呼后拥来陪衬,这就是现代官员出行为什么后面总会跟着一堆人的原因。

    易嬴即便不像宋天德那样拥有更多北越国官场的经验和资源,但从与宋天德打道的过程中,易嬴却很快意识到自己的现代官场经验完全适用于北越国。

    无论是先为民再为己,还是先为己再为民,总之是公不忘,不废公就对了。

    “快,再加把劲,快到城了。”

    易嬴一边在轿内吆喝,嘴角就泛着得意微笑,也不管轿子是否已颠簸得好像现代社会过山车一样。

    这些衙役原本就不是易嬴的人,或者说脆全都是万大户的人,易嬴可不认为自己真有必要怜惜他们的体力。虽然下关村距离县城并不远,易嬴还是一个劲在轿内逞着官威。

    ‘自己虽然无法让他们在万大户面前畏惧自己,至少也要让他们在没有万大户的地方畏惧自己。’

    易嬴正在心中得意,迎面吹过来一阵大风,立即将遮挡得严严实实的轿帘吹开了。

    易嬴晃眼从被风掀开的轿帘缝隙望出去,远远就看到一群人正在排队入城。那群人身上虽然没戴着枷锁,也没穿着囚服,手上却被铁链拴在一起,好像牲口一样被带着往里走。

    不知那是些什么人,易嬴打开轿帘问道:“鲍捕头,那些手上拴铁链的是些什么人,兴城县好像没这么多犯人吧!”

    “回老爷,他们不是犯人,是准备送到南方卖掉的。县里有专的营供他们居住,老爷平日看不到也不奇怪。”

    跟在轿旁,顶着迎面灌进嘴中的风沙,鲍英心中怨声载道着。鲍英不是在埋怨风沙大,而是在埋怨先前在柳秀吃得太多、吃得太饱。现在易嬴一让他们跑起来,这罪可就大了。

    北越国地处高原地带,大部分都是天物燥的天气。好像现在这种秋末冬初季节,偶尔总会刮上一、两场饱含沙尘的大风。

    突然听到二字,易嬴心中一动。

    易嬴虽然已从知县易嬴记忆中知道北越国还有存在,但由于兴城县实在太穷,根本没有生存的空间,所以即便万大户也得到别的县城,乃至城去购买各种中所需的。

    第一次看到真正,易嬴不是感到稀罕,而是发觉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

    如果县衙里的衙役靠不住,自己是不是也能依靠这些来保护自己?易嬴边想就有些边开心。

    北越国的制度很严苛,但也很发达。如果是逃,抓到就会被处死。可不仅每个主都有免去身份的权力,自己也能向各地父母官,也就是易嬴这样的知县申请免去身份。

    当然,这更多只是说说,因为没有哪个主或官员会轻易让为不受约束的平民,那就太没有利益了。

    “跟上他们,我们去营看看。”

    “是,知县大人。”

    鲍英不知道易嬴为什么要去营,但总比被易嬴拉着到处跑强。因为回到兴城县,也就等于回到了万大户地盘。

    兴城县虽然只是个下县,但也驻扎着五百兵勇,一是作为县城防卫,二是用来看守周边乡村的那些流犯。所以兴城县的兵勇比起一般下县驻扎的兵勇要多上不少。而为了增加威慑力,营一般都被建在兵营旁,同样由兵营派出兵丁来进行看管。

    在被卖出前,只能住在营里,所有买卖也都只能在营中进行。

    由于易嬴身上还穿着知县官服,看管营的兵勇跟本就不会拦阻他。在鲍英上去说了两句后,很快就让两人。

    营面积并不大,主要是并不需要住太好的地方。除了几间给商人居住的单幢屋子外,所有住的都是排在一起的二十人一间大通铺。不仅夏天热的要死,冬天也会冷得让人冻僵。幸好并不会在营中待太久,这才不会造大的病患。

    看到易嬴穿着知县官服营,那些虽然不会怎样,商人却很快跑过来。陪着笑脸说道:“人见过知县大人。”

    在北越国,商人并不属于专营项目。只要能按照朝廷规定取得,并在限定地方,例如营中贩卖就行。

    越是大城市,营的规模也就越大,甚至每天都会有大量进行易。但兴城县的营却几乎都是起个中转作用,不仅没有固定的买卖时间,也很少有人在营中买卖,只是在商人运送时偶尔使用一下。

    这是易嬴第一次见到和商人,在商人开始奉承易嬴时,易嬴也斜眼打量了一下这个现代社会绝对无法看到的商人。

    商人个头很矮,大概还不到160cm,不仅着一个蒜鼻脸,两团腮更好像在脸上粘了两个面团一样难看。身上穿着一件兮兮短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