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仅一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四百六十九章 照明弹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两军,闻悉大本营被袭,回军援救,但越军左右两军,渡江追击,将其击破。吴军退到没溪收容散兵,整顿队伍,据溪而守,准备再战。越军紧接着逼进至阵前,双方再战。此际范蠡所率舟师,通过震泽(太湖)横山向吴军侧背包围,展开攻击。吴上军将领胥门巢在战斗中阵亡,引起中下两军更加动荡,吴王夫差和王孙雒等见形势不利,无力击退敌人挽回颓势,只得收兵,向吴郊撤退。越军于笠泽渡江,没溪进攻,两战两胜,将士斗志昂扬,乘胜猛追吴军,到达吴城近郊,吴下军奋勇力战,经过反复搏斗,下军将领王子姑曹战死。吴王夫差乘下军抗击越军之际,才得以把中军撤进城内,越军则筑越城于胥门(西门)外,对吴首邑进逼和围攻。

    这一战争,也完全算得上是夜战的典范,熟读兵书的董于当然也知道,要是自己是进攻方,那么自然可可以利用夜色的掩护来进攻对方,但是自己现在是守方,非常的被动,如此一来自己也就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要是能知道对方那个方向到底又多少人就好了

    董于的心里不由感慨了一下,可是这晚上又怎么能看得见?即便派出了探子,这夜色之中也难以知道对方到底有多少的人马

    刚刚传达了命令回来之后的将领见董于愁眉苦脸的,这问道:“大人,为何一脸的愁色“

    董于叹口气,道:“现在敌众我寡,虽说我们占据了地理优势,而且对方的粮草辎重也被我们破坏,但是这并不代表现在我们已经是大获全胜,敌人对于构成的威胁丝毫不能小视,更何况对方的将领也是一个非常沉得住气的人,现在我就想,要是晚上能看得清楚敌人到底多少人就好了”

    将领也想了想,道:“要看清敌人,这又是晚上,难道在敌人头上给他们点灯?当初诸葛亮又孔明灯,要不我们也点孔明灯?”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所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不过,孔明灯里面的那点亮度又怎么能看清楚敌人是多少,防高了根本就看不见,放矮了也就不用说了,一定成为对方弓箭手靶子

    所以这将领提出来这个办法之后,然后自己-也都摇头否定

    两人都陷入了苦思,齐齐的皱起眉头

    感觉有些心烦在,董于也就沿着城墙走了一段,走到火炮专门的房间的时候,董于绕了进去,一门火炮正仅仅的架在哪里,而炮手正在睡觉,不过并没有睡着而已,看着董于来了齐齐的站了起来

    董于示意他们不必在意拍拍眼前这门黑漆漆的火炮,道:“要是这东西打出去的弹丸能照亮一段时间的话就好了”

    董于这也是有感而发,不过这炮弹爆炸也仅仅是一瞬间的事情,照亮的话则显得非常的勉强

    旁边的士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这才有个士兵问道:“大人是什么意思?”

    董于道:“对方现在的人马白天是不会进攻我们的,所以他们可能会选在晚上,但是到了晚上我们又吃亏起来,可一点都不知道敌人在那个方向集中了多少人马,一般而言这种攻城战他们会佯攻一个地方,主动一个一个地方,他们兵力比我们多,所以可以非常好的潜质我们兵力,让我们疲于应付,一旦我们一个方向露出破绽,他们就会乘机而入,一旦被攻占,我们也就输了”

    几个士兵一听,顿时明白了董于这话的意思,这位将领现在苦的就是没有办法在晚上看清楚敌人

    可是这也是一个问题,毕竟他们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办,这事情也没有接触过

    不过毕竟是神机营的人,天天和火炮打交道,心里多少已经有些底了,要是一个士兵道:“大人,我们的火炮打出去的炮弹虽说也有火光,不过也仅仅只能短时间看清楚一点周围而已,而且这东西打一发就少一发,所以这好钢必须要用到刀刃上,也不敢随意浪费”

    董于点点头,道:“你说得对,这个我也知道在,不过又没有其他什么办法?就如这火炮一样?可以远远的把这个扔出去?然后照亮周围?”

    董于这个时候想到的就是利用这火炮打弹出去,然后这炮弹也即是可以照亮周围

    董于提出来的,其实也就是最早的照明弹的雏形

    弹体内装照明剂用以发光照明的弹药。在以后,航空炸弹,炮弹等均有照明弹。通常可利用时间引信在预定的空中位置引燃抛射药,将被点燃的照明炬连同吊伞系统从弹底抛出,缓慢地下降,照明剂发出强光,照亮目标区。

    照明弹内部有一个特别的照明装置,里面装着照明剂。它包含金属可燃物、氧化物和粘合剂等数种物质。金属可燃物主要用镁粉和铝粉制成。镁粉和铝粉燃烧时,能产生几千度的高温、发射出耀眼的光芒。氧化物是硝酸钡或硝酸钠,它们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的氧气,加速镁、铝粉燃烧,增强发光亮度。粘合剂大都采用天然干性油、松香、虫胶等原料制成,它能将药剂粘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