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倪匡(卫斯理)科幻作品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十一 爆裂产生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规。

    她首先想到的,竟然把那裂木而出的一男一女坐像,当成了是放在盒中的“不倒翁”——盒子跌在地上,跌开了,不倒翁跌出来,自然而然,竖直了身子。

    接著,她混乱的思绪,又忽然想到了一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利用开裂的动作,把种子弹出来的。豆科植物,芝麻乃至凤仙花,都用这种方法来散播种子。那一男一女裂木而出的奇景,也有点像大楠树的种子成熟,所以树干裂开了,把他们弹了出来。

    她又想到,大树像是孕妇,在树中孕育了那一男一女,等到成熟了,就用这种方式,把他们带到了人间。

    黄蝉把她在那刹间的感想,详细地记述了下来。

    我看到这一部分时,用手拿住了显示微缩软片的萤幕,望向白素:“这女人┅┅竟以为我会相信她的记述?”

    白素的反应很平淡:“或许,她以为卫斯理可以接受任何不可思议的事。”

    我“哈哈”一笑:“别对我寄以太大的希望,像她记述的事,我不会相信。”

    白素道:“请给我一个不相信的理由。”

    我怔了一怔,这“不相信的理由”,一时之间,还真不好说。我提高了声音:“请给我一个该相信的理由。”

    白素扬了扬眉:“那一男一女两个像,他们还在,只是你不愿去看。”

    我再挥手:“就算有那两个像在,也难以想像他们是从树木之中迸出来的。”

    白素笑:“看来卫先生的想像力,比起那位吴先生来,差得远了!”

    我有点恼怒:“你说到哪里去了,哪位吴先生?”

    白素只给了我三个字:“吴承恩。”

    我呆了一呆,吴承恩,他的名著是《西游记》,其中的主角是一苹后来皈依了佛法的猴子,这苹猴子是从一块大石中迸出来的。

    一块大石孕育出了会七十二般变化的神猴,这样的想像力,自然比大树之中,孕育出两个人像来,要丰富得多了,我确然自愧不如。

    可是,神话是神话,事实是事实,我的朋友之中,年轻人和黑纱公主,声称他们曾进入神话世界,而我现在,却分明是在人间。

    我仍然大摇其头:“她一定另有目的,所以才把故事编得离奇怪诞,想叫我人彀。“

    白素低叹了一声:“成见,俗称‘有色眼镜’,很阻止人作出正确判断。”

    我没有再说什么,接连闷哼了好几声,才放下了遮住萤幕的手。

    黄蝉仍在说她的想法,她一直以为那从树心中迸出来的一男一女是真人,一直到她大著胆子走近去,伸手触摸到了他们,才大吃了一惊——竟是木质的!

    本来,应该是从树中迸出了两个活人来,才叫人吃惊的。可是由于那一男一女,太像真人了,在半开半闭的眼中,似乎有眼光在闪耀,而竟然是木头的,这就叫人惊上加惊!

    黄蝉在定下神来之后,心知这档异事,实是非同小可,所以当场宣布,发生过的一切,列为国家最高机密。把那一男一女,搬入了密室,动员了许多专家,也动用了许多仪器,对这两座像进行研究。

    研究的结果倒一点也不出人意表:人像的质地是白楠木,连确实的木龄都测出来了:六百四十一年。

    这个准确的数字,给了黄蝉相当的启示。

    她知道“神木居”是元朝建造,那两株树也是在相近的时间移植的,这数字正好吻合。

    而且,她同样检查了大树,树龄是六百七十年,树心的木龄,则和人像相同。

    那也就是说,两株大楠树,在成树之后约三十年,就发生了奇异之极的变化——在树干中间,开始生出一段新的木质,而在那段木质之中,又孕育了两个人像,经历了六百多年之久,这两个人像,才裂木而出。

    这说明了什么呢?

    黄蝉提出了这个问题,接著,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资料至此,已简述完毕。

    我先发表意见——举高了手:“保证没有成见。”

    白素摇了摇头,表示不信,我道:“植物天然形成人形的情形,多有发生。人参、何首乌,多有人形。”

    白素扬眉:“像到了这种程度?再好的艺术家,也造不出这样的雕像来。”我道:“鬼斧神工,大自然的杰作,不是人为所能及于万一。”

    白素皱眉:“实际一点。”

    我道:“植物会变人的例子也不是没有,多有花木成精的故事,《聊斋异》中最多。也有传说之中,人参到了二千年以上,就会变成小孩子满山乱跑——也是赤身的,看来花木之精,不擅著衣。”

    白素叹了一声:“别胡言乱语。”

    我否认:“不是胡言乱语,这两个人像,说他们是树精也好,是树神也好,总之,和传说中的各种精怪,都可以发生关系。”

    我确然是十分认真地在运用我的想像力,对这怪事作出假设。白素也不再说我“有成见”了。

    她眉心打著结,我知道她正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