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倪匡(卫斯理)科幻作品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七、鹰主人的邀请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我双手要紧抓住门缘,才不致卷走,我不敢掉以轻心,先固定好了粗铁链,然后,双手抓住了它,向下滑去,铁链晃动不已,等我双足踏到了石坪,我想站稳身子,可是我立即发现,我不是站有稳,而是硬要和风力对抗,使身子站稳的话,要付出极多的体力!

    站不直身子,双手抓着铁链,半爬着前进,虽然难看一些,但却很是省力!

    维持着那样的姿势前进,速度自然极慢,我估计,每移动一公尺,至少要一分钟。因为在松手的一刹间,我必须极其小心,虽然电脑指点我用安全带把身子和铁链联结在一起,以防万一脱了手,可以不致被卷上半空,但我也不想有这种情形出现。

    大约半小时之后,我来到了崖缝的边沿,在我将由横行要变成垂直向下之前,我略停了一停——本来是为了凝神以应付更恶劣的环境的,但是我却突然想起了一个问题来。

    这个问题,很值得深思。那就是,这三截粗细不同的铁链,第一截不是很重,第二截只怕已超过50公斤,第三截如手臂粗细的铁链,要直通向崖缝深处,长度至少有500公尺,那重量是何等惊人!

    这样的铁链,自然绝无可能是鹰主人在崖缝的岩洞中铸造出来的。就算他便是戈壁沙漠口中的“天工大王”,他也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铸造那样的铁链。

    这个问题,虽然奇特,但是总可以假设答案来——他可以把铸链运进崖缝,也可以运上峰顶来,再追下去,那问题都不难设想。

    难以设想的是,他通过飞鹰传言,要了几样东西,看起来全是为了在一个深洞中逃生而用的,可是事实上,他有这样的铁链,要逃出这崖缝,不是什么难事,我可以沿着铁链下去,他自然也可以利用铁链攀上来,脱离困境。何以他自己不上来,反倒要我下去呢?

    这一个问题,难以成假设的答案!

    我想了没有多久,心想,只好见了鹰主人再说,我小心翼翼,抓紧了铁链,进入了崖缝。

    才下去了几公尺,身子就左摇右晃。我已穿了足够的御寒衣服,可是寒风还像是利针一样,找寻着几乎不存在的隙缝钻进来。

    我若是想快一点,可以技巧地滑下去,但是由于风势太强烈,我不敢太松手。不过向下缒落的速度,总比在峰顶上移动快得多。

    约莫又是半小时之后,我终于落到了那块突的石头之上——我曾见那鹰停在这石块上,一下子在我视线中消失,现在我知道了原因,确然有一个岩洞在。

    那洞不大,恰好可供一个正常身型的人进去,铁链也通向洞中。

    崖缝之中,极之黑暗阴森,才缒上来时,还有点光线,往下缒百来公尺之后,抬头向上,只是一线光亮,当真是阴风惨惨,愁雾滚滚。

    我估计我下缒了约有600公尺,等到在那石块上站定,也就和身在鬼域相仿了。

    我在洞口,向内叫了一声:“我来了!”

    声音通过头盔上的传音装置传了出去,在岩洞之中,引起了阵阵回音,听起来很是深远,那岩洞可能很深。

    在回声静止之后,却并没有回响——这一点很令我感到意外,我预计鹰主人被困在此,我万里迢迢而来,他就算不迎出门来,在我到达之后,他至少应该有反应才对!”

    我亮着电筒,向前照射,只见前面黑沉沉的,那么强力的电筒,一道强光射向前,竟然及不到尽头。

    那铁链在进岩洞之后,就固定在洞壁上,进洞五公尺,铁链就到头了。

    岩洞之中,虽然阴风阵阵,但人要行走,已没有困难。我走进去了约有50公尺,岩洞突然转向右。

    在这50公尺的行程之中,我小心地观察着周遭的环境。那岩洞显然是天然形成的——大自然之奇,单是在各种各样的山洞上,已令人叹为观止。我曾见过比这个更奇妙的山洞,所以并不以为怪异。

    我转向右,走了两步,又提高声音叫了一声:“我来了!”

    这一下引起的回声,不如上次之甚,那是因为岩洞在转了弯之后,变得狭窄了的缘故。

    可是,仍然没有任何反应,这就令我觉得十分不正常。

    我只好向前走,而在每走出十来步,我就问一声:“有人吗?”

    问了五六次,没有回应,山缝却越来越窄,终于到了我无法通过的地步——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我真的不能通过,而是我身上的装备,令我无法再向前去。

    首先是那只头盔,它呈球形,直径约有六十公分,这时在我面前的通道,自上到下,目力可及处,都差那么一点,头盔通不过,我自然也通不过——要过去也可以,得把它除下来。

    我除下了头盔,并不觉呼吸有什么困难,空气极冷,但却也意外地,极其清新。

    我用强用电简向内照,不得要领,再用小型激光探测仪,却发现直线行进,再行六十公尺,便是洞壁。那代表两个可能,一是岩洞已到了尽头,一是甬道在那里,又转了一个大弯。

    不论如何,我总是要再向前走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