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倪匡(卫斯理)科幻作品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八部 声音的来源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字号的钥匙,把锁打开。

    那大木箱,是制造很巧妙的木柜,自两边打开一半箱子,内里全是大小不同的间格,每一格中,可放置一件物事。

    有一半左右的间格是空的,其中的物品,自然早已不存在了,其余格子中的物品,一律都以深紫色的缎子包裹着。我立即在编号上看到了“六十七号”,其中只有一幅缎子在,别无他物。

    紧挨着的六十八号,却是一件看来扁平的长方形的物事,像是一只盘子,也用紫缎包着,但显而易见,最近才打开过。

    我闷哼一声,瞪了店主人一眼,店主人神情难堪,不敢和我对视──事情再明显不过,易琳取走那盒子后,店主人觉得事有出奇,就再查看放在附近的物品,在六十八号物品中,找到了有关那盒子的资料,所以,他正设法想取回那盒子来。

    我伸手略指,蓝丝已取下了那物件来,抖开缎子,那不是一只盘子,只是一块长约五十公分,宽约三十公分,厚约一公分的板──不知是什么板,其色黝黑,当中有一个长方形的凹良,甚浅,不到半公分。

    我一看到那凹良,就立即想到,若是那盒子放在上面,堪称天衣无缝──如果是那样,那么,这块板可以说是那盒子的一块垫板,那盒子本来是放在这块板上的。

    也就是说,那盒子和这块板,是联成一体的一个组合。

    一想到这一点,我大是兴奋,忙凑过去看。只见蓝丝看着那板,看来像是相当沉重,板是黑色的,但板上有着金光闪闪的字迹,一看便知道写的是汉字。

    这种闪耀的金色,也一看就知道是用黄金的粉末书写的──用这种方法留下来的字迹,可以历几千年而不变,最能长久保存。

    这时,只听得店主人发出了一下呻吟声来,他一开口说话,声音也十分刺耳,他道:“要是有什么阴魂不散的话,一定是附在这块板上!”

    蓝丝把那块板交给我,我一接过来,果然很是沉重,比铁板还要重。我掂了一掂,把它放在一个木箱之上,去看上面用金粉写的字。

    却听蓝丝这时在问店主人:“何以见得?”

    店主人喘着气:“自从我见了它……就觉得有阴魂……缠身!”

    店主人的话,十分值得注意,而且,也骇人听闻地,但这时,我却无暇兼顾,因为我被板上的那些文字所吸引住了。

    在我专注着那些文字之际,我实在心无旁鹜,所以只隐约听到店主人和蓝丝正在交谈,但是他们在说些什么,却无法听得清楚了。

    用金粉写在板上的字,可能是把金粉调在漆中书写的,所以一个一个字,清清楚楚留在板上,时隔数百年,仍然清清楚楚。

    那是一篇短短的记述──这记述,在我看来,格外令我心跳加剧,是因为它和我若干年前的一段经历,有一定的送连。

    若干年前的那段经历,我记述在题为《聚宝盆》这个故事之中,经过并不曲折,但却很是实在──一个科学家断言,明朝时,传说归沈万三所有的那只“聚宝盆”,是一具小型太阳能金属复制仪。

    这金属复制仪,有复制金属的能力,就像人类已普遍使用的复印机,可以把文字无限次复印一样。

    放一只元宝下去,它会复制出无数元宝来,所以成了聚宝盆,

    照这样的假设,那聚宝盆当然不是地球科学文明的产物了。我的补充分析是,这金属复制仪,不知是何年何日,由哪一个外星人留在地球上的东西──许多地球上的异宝,来历大抵类此。

    那科学家得到了两片聚宝盆的碎片,想重制复制仪。

    我可以断定他已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因为我发现有一些来历不明的金属粉末,可能就是他复制出来的。

    但是,这科学家毕竟由于资料太少,所以无法进一步研究下去,他出发去找更多的聚宝盆碎片,从此一去无踪,再无音讯。

    我也曾多方面打听他的下落,可是一点结果也没有。这时,忽然发现那板上的记述,竟和这件事有一定的联系。或者说,若是那科学家在,他必然可以有进一步的好解释,这就使我很是激动。

    这篇记述,用第一人称写成,文末并无署名,但是有时间:洪武元年──朱元璋帝号的第一年,也就是传说中沈万三的聚宝盆被皇帝夺走,敲碎了埋在城墙下的那一年。我立即推测,留下这篇记述的,不是别人,正是沈万三本人。

    正确的时间,应该是在聚宝盆被夺走之前,他也意料到聚宝盆有被夺的危机,这一点,在文意之中,也可以推断出来。

    这记述的文字不是很有文采,字迹也并不工整,可以看出商人的本色,由此也可以推断,那是沈万三亲自调了金漆写上去的──自然,记述之中,涉及了一个大秘密,所以沈万三不会放心让别人来记述,分享这个秘密。

    这秘密,就和那盒子有关。

    记述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信然信然。余自得宝盆以来,富甲天下,然福兮祸所倚,亦大于人君之嫉,不知何人,雷霆之震怒,降于己身,终日惴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