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加悬疑性,他先不把杯子的泥封打开。在杯子的泥封上,有着五六颗印泥,那是真正的西汉封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发给“爱酒人协会”会员的信中则称:“经考证,可以确定,超过两千年的大,是储酒之用,但其内是否美酒尚存,不得而知。待各位齐聚之日。当众开启,各自痛饮,岂不快哉!”
信发出之后,寄了回条来,肯定会参加聚会的会员,超过三百人,是历年来参加人数最多的一届,陶启泉自然面子十足了。
有好事的记者,携带了小型x光机,来检查这两只大杯,发现杯中,约有一半液体,估计如果那是酒的话,也超过一千公升,足够与会者谋数日之醉的了!
卫斯理不是“爱酒人协会”的会员,可是主意是他出的,他也就参加了第一日聚会的“开极大典”——陶启泉一拍开封泥,面积超过五百平方公尺的酒店大堂之中,立时酒香四溢,中人欲醉。
爱酒之人,未必有好酒量,当时就有不少人面红目赤,薰然欲醉。
那酒香之浓,简直如同实质一样.把人全都裹在缭绕的浓香之中,一时之间,所有人都目定口呆,忘了叫好,是卫斯理首先发出了一下呼叫:“好酒!”
接着,自然是各种各样的赞美词,有几个贪心的人,来到酒杯口,深深地吸了几口气,竟立时摇摇晃,站立不稳。有一个美妇人,不知是真是假,竟致于娇躯不胜,就要跌倒。幸而身边有一英伟绅士。美妇人的娇躯,才算是跌进了绅士的怀中。
一时之间,纷乱的情形,真是难以形容。单是那么多人,争先恐后想挤进来,也是够混乱的了。直到卫斯理大喝一声:“别乱,有的是酒,人人有份!”那才算是静了下来。
陈长青已经取了量酒的器具在手——由于饮的是古酒,那量酒的器具,自然也是古器,比酒更古,竟是一只“秦斗”,在秦代制造的一只青铜酒杓。
而各种各样的酒杯,也早已每三十个一组,放在可以推动的酒车上,由十位美女推动。那三百多只酒杯,全是古董,投保险的金额,是一千万英镑。那全是陈长青那间大屋中的收藏品。
先记一件后来发生的事,陈长青对齐白说:“我房子里很有一些古物。我不是很懂,请你来指点一下!”
齐白眼高于顶,当时“哼”地一声冷笑:“真要能称上‘很有一些古物’,我才会去看。”
对这一点,陈长青倒很有信心,死活把齐白拽了去。齐白在看完之后,对卫斯理叹:“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陈长青的大宅之中,古物岂止很多,简直是极多,你可知道单是各种材料的‘如意’有多少柄?”
卫斯理摇头,齐白提高了声音:“竟超过了三千柄——他的上代,简直是搜集狂!”
连齐白也赞叹,可知收藏之丰富。这时那三百几只酒杯,也全是精品。从青铜酒爵算起,甚么犀角杯,象牙杯,各式水晶杯、翠玉杯、白玉杯、琉璃杯、金杯、银杯、竹杯、木杯、陶杯、瓷杯……大大小小,形形色色,也看得人眼花撩乱了。
陶启泉把酒杓伸进杯中,略一揽动,酒香更是如同火山岩浆一样,扑扑地自酒之中喷将出来。
及至第一杓酒一打出来,各人凝神观看,那酒透明晶莹,竟像是洁净无比,会活动的冰块一般!
那酒在杓中闪起一片流转的晶光,把各人都看得呆了。待至陶启泉将酒注入杯中时,那酒荡漾在杓中恋恋不去,玉液琼浆,竟如有生命一般。
这时,陈长青放声长吟,吟的是李太白的《将进酒》,中国的文学作品之中,以酒为题材的,浩翰如海,但自然以这首为代表。
镑种语言的翻译,是早已请好了的,陈长青每吟一句,就有英文、法文、日文、俄文,西班牙文乃至拉丁文的翻译。
陈长青的做法很聪明,他不是全诗都吟,而是拣其中的佳句,可以通过翻译使人了解的,像“人生得意须尽,莫使金樽空对月”,像“会须一饮三百杯”,像“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这些诗句,一经传译,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之优美和博大精深,对诗句中人酒合一的浪漫情怀,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如痴如醉。
等到欣赏诗句完毕,三百多只杯子之中,也各已注满了酒,美女推着酒车,与会者根据自己的酒量,或取小杯,或取大杯,一齐举杯,然后轻尝浅酌。那酒一入口,软滑香醇,清洌如泉,竟不须下咽,自然流向喉际,一股酒意,直透丹田,再化为一股暖哄哄的热气,迅即传遍全身,令人全身发酥,舒畅之情,无与伦比。
一时之间,只听得各种声响,自四面八方发出来,但独独没有一句完整的语言——每一个喝了那酒的人,都感到人类的语言,无法形容那酒的佳妙于万一!
这样的酒会,自然使每一个人都逸兴飞遄,把每个人的情绪都提到最高的境界。事后,有不少参加盛会的诗人作者,都一致认为,那是人类历史上最难得的一次以酒为主题的聚会。
那酒虽然容易入口,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