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三百四十九章 定戎大撤退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眼,摇头道:“已经探到消息,河东李植带大军经蒲津浮桥进入同州。”

    一语惊满堂,张庆王彦两个对视一眼,心里想的事情恐怕都一样。难怪连续几天对岸都在增兵,原来李植也赶过来了!这么说来,他已经把河东肃清了?

    “大帅钧旨,定戎华州两地的部队,立即往长安集结。并以华州知州和定戎知军的名义出布告,让百姓转移。大帅特意嘱咐,百姓先撤,军队随后。不管人手再紧。一定要安排专人引导百姓,切莫慌乱。”杜飞虎说道。

    张庆心里一沉,这事情可不简单呐,这么大的阵仗,但愿隔着一条渭水的金军不会现才好。儿二到长安,路平地,咱们留守部队可没有骑兵去※

    就在他们谈话的二堂后面,是知军的私宅。自从徐四徐九出征以后,张九月和徐王氏相依为伴。当武臣的家眷不容易,时常分别,提心吊胆那是家常便饭。好在,徐王氏嫁给徐胜多年,早已经习惯。而张九月本身就出生于军旅家庭。

    自前些日子张庆专门来知会了以后,张九月和徐王氏就已经收拾细软。如今一切都已经准备完毕,只等消息。

    房中,张九月和徐王氏两个都坐在床边,徐胜的次子趴在桌子上玩茶具,幼女还在母亲怀里,似已睡熟。徐王氏一边轻轻拍着幼儿,一边小声对弟妹道:“延安让女真人占了去,当初在公公麾下作统制那张深投了降,这世道也不知要乱到什么时候。” “有四哥和我家官人在,定能阻住金贼。”张九月宽慰嫂嫂道。

    “说来也怪,陕西几路兵强马壮,怎么就打不过女真人?六路帅臣,咱们徐家为何总是冲在前头?”虽说妇道人家头长,见识短,可连徐王氏对这事都感觉不满了。

    “此等军事大事,哪是我们妇人家能懂的?”张九月笑了笑,伸过头去,看看嫂嫂怀里的小侄女,一脸的羡慕。

    徐王氏见她这模样,心里不忍,腾出一只手来抓住她手腕道:“弟妹,倒是苦了你了。”

    “哪里苦了?有个人可以念着,总归有盼头。”张九月笑道。

    “那你们成婚不久,等你有了娃,到我这年纪,也就不想了。”徐王氏取笑道。

    两她姓正说笑着,便听得外头仆妇叫道:“娘子,张大人求见。”

    “哦,请他在厅里奉茶,这就去。”张九月答道。

    “张大人说,请两位娘子都去。”仆妇又补充道。

    听到这话,两人心里都格登一声,出了什么事?还让我们都去?当下不敢迟疑,徐王底顺便将女儿放在弟妹床上,又嘱咐儿子看好妹妹,便与张九月一道出了房门。

    那花厅上,张庆根本没心思喝茶,在厅中回来踱步,很是焦急。听到背后脚步声,转头见张九月和徐王氏两个出来,脸上神情都颇紧张。赶紧上得前去,躬身一拜:“见过两位夫人。”

    “不必多礼,何事?”徐妾氏冉道。

    “大帅和副帅已经派杜飞虎回定戎,这便要接两位夫人去长安。车已经在偏门备好,请夫人立即启程。”张庆沉声说道。

    “那行装?”徐王氏指着后面问道。

    “自有人搬运。”张庆答道。

    作为“军属”最怕在丈夫征战在外的时候,有官员煞有其势地前来。听到是去长安,两个妇人方才放下心来。自去拖儿带女,按下不表。

    再说这城里,张庆的办事效率也相当快。杜飞虎来了没多久,撤离的布告就已经张贴出去,为免引起恐慌,知军衙门的人手不够,还专门从营里调了一批,协助百姓。当然,协助是一方面,如果遇到那种连家里的水缸都想搬走的,也要坚决制止。

    可老百姓毕竟不是军队,听到叫他们转移,当时就慌了。人们议论纷纷,是不是女真人打过渭河来了?这一慌,就赶紧回家收拾细软,把祖宗牌个也带上。最洒脱的,反倒是那些沿门乞讨的叫化子,反正光棍一条,家当就是手里的打狗棒和腰里破草绳。拖着没后跟的破鞋,晃晃悠悠出城门,不紧不慢往长安方向而去。咱得先走一步,两百多里地呢。万一走得慢,人都跑光了,问谁讨饭去?

    就在城里乱哄哄一片之际,在陕华都作院里,气氛也不轻松。这是为军队生产装备的地方,原本就是部队守卫,可这会儿,又调来百十名兵士,把各个出口守得耗子都跑不进去。一名军中的指挥使,带着俩都头前来宣布撤离的命令。

    那大门外,停着一溜的骡车驴车,收拾利索的军汉们正搬运着各色器械往车上装。每装完一车,便有两个人,一个拿封条,一个拿糨糊,贴了封之后,谁也不能再打开。

    “胡指挥,这要千万小心,里头全是火器!千万记住,防晒,防潮,防剧烈碰撞!开不得玩笑!千万当心!”院使千叮咛万嘱咐,生怕出了差池。这新配方的火药威力极大,万一整炸了,死伤人事装备金贵啊。

    “晓得!晓得!”那指挥使不耐烦地说道。说罢,又呼喝士卒道:“利索点!上头有令,两天之内运抵长安!延误了时间,我丢官,你们也得吃军棍!”

    忙活大半天,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