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卷征途万里会豪雄--第六卷大风起兮云飞扬 第四百七十四章飞燕
自从拜火魔教教主方腊于淮中起事被后周官军讨平之后,拜火魔教便已经销声匿迹,距如今也有数十年了,不过据下官所知拜火魔教还有些余孽散布在江湖
之上,不过后周南唐对他们搜索甚急,大多数魔教教众都是隐性埋名不知所踪,所以也未听谁说过魔教教众聚于何处。。。。。。
依下官想来魔教教主确实应该姓方,多数是方腊子孙,不过大人所说的方火羽,下官委实没有听说过,不过。。。。。。魔教的第一高手,这个下官到好像
听说过一下传闻。。。。。
20多年以前,下官那时还在川中厮混,曾听旁人谈起,江湖之上出了以为了不得的人物,行踪飘忽,武功盖世,连败川中各派高手数十人,之后一路向东过
大秦,入金国地界,所绘江湖高手无数,无一败绩,最后入金国大都,一招之间,击杀金国国师蒲松上人,飘然离去,金国国主震怒,高手四处追缉,更派
大军围剿。。。。。。
据说此人一路西归,杀却无数金国高手,更是单身入金国军中,刺杀金国万夫长2人,不论此人武功如何,只这份胆气,便已经让无数英雄豪杰钦佩敬仰,以
见其人一面而为毕生之幸了。。。。。。
说道这里他顿住话头瞄了赵石一眼,心理有些惴惴,拜火魔教行的是大逆不道之事,这个毫无疑问,只是不知那些人和眼前这位有什么关系,所以他想着先
夸上一夸,瞧瞧这位大人是什么反应。
他一边说着,心里却是转着千般的念头,这时猛然间灵光一闪,却是想起这位大人的升迁之路,起始就在庆阳府兵变之时,那时这位大人还只是个小小的兵
头,连个品级的边都不沾。
正德27年庆阳府兵变,朝廷震动,实是自任德敬降夏之后最大的一次动乱,西夏大军直逼庆阳府下,让人震惊的却是府中数万过冬边兵却无粮草,知府勾结
安抚使倒卖军粮,终于酿成如此后果,全文阅读由冰地网,小何手打)官兵怨气,挥兵直入庆阳府城,杀戮官吏百姓不计其数,差点就闹了个无法收拾。
但让所有人都不敢置信的是,一支只有数千兵马,甚至连正规军都不超过千人的护粮军却大放异彩,先破西夏先锋铁鹞子,阵斩西夏悍将野利齐,后又虚部
旌旗,急行百余里,硬是将西夏李元康数万精锐吓的退兵而去。
之后的事情就更骇人听闻了,护粮军统领,也就是这位大人未来的夫人,当初只是个校尉的李金花假借犹在千里之外的大将军折木清之名,片得庆阳几位领
兵将领孤身入营,以一个小小的校尉之身,悍然擒杀朝廷四品领兵大将李继祖,逼得其他几个将军服软,一举平定了庆阳府之乱。
此事在当年那可是传的沸沸扬扬,太子李玄持估计就是在那个时候失了先帝的心意,最终被废幽居他处。。。。
这些倒还罢了,其实朝野上下,真个知道庆阳府兵变前前后后所有细节的人并不多,但他职位虽小,却身处内衙,当年关于那场乱事的事情却是听闻了不少
。
当年的庆阳兵乱,起因是有人暗中倒卖军粮,又逢天降大雪,这才致使军粮无法填补,酿成了这场兵乱,期间到底是谁在幕后主使,又是通过怎样的途径瞒
天过海等等等等,现在已经无人追查提及了,但大多数人都清楚,此事跟废太子恐怕脱不了干系的,不然一府的知府和安抚使怎会有那么大的胆子。
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隐私事情就不说了,但后来内衙追查的还另有其事,据查,当年兵乱,那位被一个小小的校尉斩杀的庆阳府将军李继祖在兵乱中行
事却是堪称诡异的,先是蛊惑众军为乱,接着亲手斩杀上官,后又逼迫显锋军离城他去,显锋军在城下与西夏大军激战,又坐视不救,致使显锋军损兵折将
,差点全军覆没、
这种种作为,一个想要佣兵自重的奸雄形象便跃然而出了,不过据内衙事后查探,李继祖心怀异志是不错的了,西夏人也派了劝降之人入城,据说李继祖也
很是意动,幸好护粮军去的及时,才没让大秦再出一个任得敬来。
不过据蛛丝马迹,以及询问相关人等再查下去,事情便有些蹊跷了,这位庆阳府的带兵将军竟然和江湖上有着很深的勾连,府中幕僚衙兵多数都是此教中人
,李继祖被杀之后,这些人便都消失的干干净净,情形之诡异实在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位大将军的身份。
但让人无奈的是事情查到这里,却是到头了,人没处去找,李继祖也已身死,内衙自己也焦头烂额,其中明里暗里还夹杂着废太子李玄持的势力,便是身为
帝王的正德皇帝也不欲内衙再在此事上多做纠缠了,所以这件事也成了一桩无头案子。
不过那个教派的名字赵飞燕却是知道的,拜火魔教这个是错不了的、、、、、、
再回想一下,旁的不说,眼前这位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