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卷征途万里会豪雄--第六卷大风起兮云飞扬 第四百七十九章围城(二)
半死不活的模样,却
是打住了话头,须臾在加重了语气道:“闻国公家小皆为小人所害,
如今我秦军陈兵于成都城下,明日一鼓作气,必定能破关入城,国公
就不想手刃家仇,斩下那些小人之头以慰家人在天之灵?”
见赵方目光闪了闪,似有所动,他这才又往上添了一把火,开始
晓之以理,“国公不为自身,也应为川中百姓想上一想,大军摧城拔
寨之间,要死多少无辜百姓?就拿眼前来说,我秦军入城,铁骑洪流
,非是守军可挡,但然后呢,我大秦百战之师,虽说军纪严明,不想
伤及无辜百姓,国公也是领兵之人,应知道骄兵悍将,血战半载,心
中杀气之盛,但有人挑拨一二,难保不会弄出些惨事来,而国公生与
死长于斯,对着这些家乡父老,就没有半点怜悯之意?”说罢,也不
再多言,只是眼光灼灼的盯在赵方脸上。
“大人的意思是”赵方脸上露出挣扎之意,他已经猜出了地
方的意图,半响过后,才缓缓道。
李严蓄微微一笑,知道是时候了,“也不用国公亲临阵前,行那
什么劝降之事,城上之守军不足道也,国公只需随我入城,我给你百
十精锐亲军,让国公能快意恩仇,之后为我所用,安抚局势,我知国
公在蜀中威望甚隆,这也正是我要借助之处,再推荐些能臣干吏,也
好让这战后之地少些杀戮,待得平复川中之日,我为国公向陛下请功
。”
一番话说完,又是一段漫长的沉默,最终赵方神色变幻,双膝一
软,跪倒在地,“赵方定不负大人所托”
秦军大营中士气如虹,万事俱备,只待最后破城,论功行赏,两
位主将也默契于心,既不争功,也不相互掣肘,可谓是融洽的一塌糊
涂。
但如今后蜀京城中金殿之上,却是一片惨淡景象,摇曳之间
,金殿上人影绰绰,站着的都是后蜀重臣,不过人虽不少,却一个个
都是垂着头一言不发,金殿上静的好像落下一根针都能听闻得见,如
此一来,整个后蜀议事重地,却仿佛一个大大的坟墓一般,末路之气
息显露无疑。
昏暗不明的之中,高高坐于金殿至上的后蜀正仁皇帝也在呆
呆的出神,他为帝已然十七载,没有多耀眼的治国才能,更不能称雄
雄才伟略,若是真说优点的话,只有勉强能称得上是个仁君慈主罢了
,后蜀在他的治理之下,不算好,也不算坏,而近些年,随着他年事
渐高,疏于政事,朝堂之上太子与相国王槠联朋结党,闹得不可开交
,让他心烦不已,所以对政事之厌恶又加了几分,连早朝都懒得上了
。
不过后蜀治平已久,川中更是富足之地,即便皇帝如此偷懒,也没什么大关系,不成想,一直在北边与西夏和金国打生打死的西秦却
是突然犯边,势如破竹,情形只转而下,在他心目中那些贤臣重将,
竟然不是战死就是望风而逃,风声鹤唳之间,不过区区数月光景,立
国百年,在川中根深蒂固的后蜀竟然就到了风雨飘摇之际,如今雄兵
四合,围于城下,国事至此,哪里还有半点转机?
难道孟氏之国到了自己这里真的要断了么?想到此处,这位柔弱
有余,雄健不足的后蜀君王不禁悲从中来,也不管是在何处,眼泪已
经扑簌簌的滚落下来,先还是哽哽咽咽,不久便是放声痛哭,在这如
同坟墓般的金殿之上传出凄凄惨惨的哭号之声,倒也合景。
本就惶惶的后蜀众臣愕然之余,却是愧疚欲死,主忧臣辱,主辱
臣死,呼啦啦一下子,金殿之上已是再无一个站立的身影,群臣跪倒
之际,却全都将脸埋得深深的,未几,一些文臣也被引动了心思,对
于未来的恐惧,对于不能扶保君王的愧疚,还有对于秦军入城之后家
族性命的担忧,一时间都涌了上来,心悲难忍之下,顷刻便是泪湿衣
襟,一时间大殿之上悲声四起,凄惨之处,实令闻者伤心听者悯
然
“陛陛下臣启陛下尝闻当年三国故事,江东孙策新忘
,曹贼百万大军临于江上有近臣权其主孙权,曹贼势大,不可与
战,不若降之,不失为万户侯”
说到这里,那已然白发如雪的老臣是痛哭失声,半响才又艰难道
:“今我蜀国势穷如此,坐困愁城,忠义之士断绝与内,虎狼之军陈
兵于外,有无援军陛下陛下有不愿移幸荒蛮,臣臣启陛
下就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