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丝丝与心扣-清穿(原换一种方式去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八十七章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才重新赐号。罢了,罢了,看来要给自己备个记事本,哪些事要注意的,能提前照顾到的,一定要照顾好,身子偎进身边人的怀里,闭目暗叹,胤禛啊胤禛,老天为什么会把那样重的担子交到你身上,你知道你那个‘英明神武’的皇阿玛会留给你怎样的一副烂摊子,以后你又会遭遇多少痛!我……又能为你做多少?哪怕只能减少你心里一份痛,我都愿意去做。不一会儿,马车便到了尚书府,守门的小厮才引我们进门,就见两位老先生已经等在院子里。两位老者长得倒有一两分相似,都是长脸留须,其中一个身量颇高,脸颊有些凹陷,更显清瘦,我感觉他就是那个耿直的顾八代,而另一个脸颊略微丰满些,眼神柔和,给人几分圆滑之感,想必就是那个父子宰相的张英了。胤禛似乎深知两位老师的脾性,还未到他们跟前,便拉着我躬身行礼。顾,张两位老师略微侧身,避过胤禛的正面行礼,口中忙不迭地叫不敢当。随着他们进入大厅,谁都没有去坐那朝南的主位,论地位,他们是臣,论身分,他们却是师,于是自然而然地变成了东西对面,隔着若大个厅,感觉颇为怪异。有下人奉上茶后,互相问候了几句,胤禛便让人将礼呈上,礼是薄礼,一式两份。一为投其所好,二为省钱,是我从墨轩‘要’来的两套上品的文房四宝--紫豪笔,松烟墨,玉板宣和碧玉砚,和两对景德镇的花瓶以及其他一些不怎么值钱的小东西,零零总总,可也花了我不下500两。聊着聊着,那顾老先生提起他最近得了前朝玉泉山人戴进的一幅《春游晚归图》,胤禛便提出要去品赏一番,那顾老先生正待叫人,让他家女眷来招待我,胤禛笑言,我自幼对琴棋书画颇为感兴趣,我也不失时机表明自己也想见识一番玉泉山人的画作,一行人便往书房去。顾老先生对戴进的评价颇高,虽然那时,戴进的画也就在江浙一代的士子文人中颇有盛名。我仔细瞧了那卷《春游晚归图》,不由讶声道:“这玉泉山人的画风倒有南宋李唐的痕迹!”“想不到四福晋对画也有研究!”那张英似乎颇为赞赏地对我点了点头,我也回以一个友善的笑容。“不过舒兰你看,”胤禛用手指悬空指着整个山峰的运笔,“这玉泉山人行笔顿挫,笔法豪放,整个画风健拔,可不同于南宋那时的沉郁风格。嗯,当真是好画!胤禛恭喜老师了!”顾老先生捋须微笑:“四贝勒和四福晋都是好眼力,这位玉泉山人的技巧上承袭了南宋的画法,但风格上更独具一格,颇为狂放,即使我已暮花甲,看罢仍觉胸中豪情顿生,想恣意于山水之间。今日,我这个做老师的,就再考考你,不妨题诗一首,如何?”“胤禛就献丑了!”胤禛又来回看画数遍,略一沉吟,开口道:“夕阳斜映绿波清,闲傍长亭步屧行。山静鹿过衔瑞草,溪平鱼泳趁飞英。濛濛岚气侵衣润,款款香风扑面轻。徒倚景光天欲暮,凌虚峦峰带霞明。”“好!好!好一句‘徒倚景光天欲暮,凌虚峦峰带霞明’!看来这两年你虽然忙着帮皇上做事,这份功课倒也没落下。”顾老先生笑得跟朵花似的,自己教出来的学生啊,胸中有丘壑,拾手满才情,而且性子虽说不上耿直,确是敢于大爱大恨的真男儿。不过,顾老先生想必也没想到,他的耿直,敢怒敢言,曾被康熙说成‘浮躁’,他眼中敢于大爱大恨的真男儿,也没少了‘浮躁’和‘喜怒无常’的评语。不过,这样的‘浮躁’也是挺可爱的,不是?“呵呵,我家衡臣真该来看看,省得他一天到晚老以为整个大清就他一个才子!”张老先生也是觉着面上有光啊!我也不由万分佩服地看向胤禛,他的书画我自是见识过,虽不到宗师级别,却已经隐隐有大家风范,想不到在诗词上也有这般功夫,要是以后,他忽然弹出什么‘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曲子,我也没什么好惊讶的了。哎……看来当皇帝真是委屈他了!什么事,一入了兴头,时间便过得特别快,夕阳西下之时,我们便告辞回府,胤禛似乎还沉浸在和他老师们交流的兴奋之中,显得颇为高兴,话也比平时多了些,当然不是象早上那时候的魔音,而我打心底也为他高兴!不过,这兴奋也就持续到晚间陈卫来见。墨子梣来送消息那晚的事,我告诉了胤禛,倒也没觉着一时半会儿能查出什么,接着过年,也忙得没时间去计划。不过胤禛还是交代了陈卫去彻查一些事情,显然,我看着纸上那些名单,有着几分略略心凉。倒不是查出了什么人,什么事,而是当初招进府,说是出身清白,没有裙带关系的下人中,忽然查出,那李氏娘家的亲戚,一个做了李氏的贴身丫环,一个去了伙房,一个负责打扫庭院的丫头和宋氏也有些关系,胤禛信任的管家也安排了一个远房亲戚到府里做了小厮……差不多有十人是有些关系的,其实象那个老管家,只要和胤禛提一声,要在府里给他亲戚谋个差事,胤禛绝不会不同意,但现在,靠陈卫查出来的,心里怎么也舒服不了。看着胤禛那黑着的脸,我轻声安慰道:“兴许是她们的亲戚求上门来,你也知道,这种人情的事,最难做。让陈统领手下看着点,要是她们是真心谋差事的,留在府里也没什么,要是有些什么别的心思,那也不能怪我们无情,是不?”“那就麻烦陈统领了!”胤禛面无表情地说了一句后不再说话。看着陈卫领命而去,我又劝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