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再证红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十二章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要说这省亲,原也是许多家都是如此的。有繁盛的隆重的,也有简朴的。但贾府此时自然是顾不了别人了,领了恩旨,昼夜不闲,年也不曾好生过。

    倒是黛玉,她一个小姐,帮忙称不上,时时刻刻看着身边的人惶惶乱乱的,不免在暗地里也有些胡思乱想——这样的场景,让人看来,倒有几分末世景象呢。

    在繁华中看到末世之景,也许是只有已经知晓一切的人,作为旁观者才能看到这样的情形吧,至少贾府众人,各个都是喜笑颜开的。

    不是因为过年,只是因为这眼前的荣华富贵。

    正月初八,就有太监出来先看方向,礼仪的繁琐之处,直让黛玉这样已经习惯了礼仪的大小姐都摇头叹息不已,一听见那些繁琐的东西就觉得头痛,不免深深的同情起贾元春来。

    日日生活在那样的规矩束缚下,真的是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啊!

    正月十四,这段时间睡眠已经相当好的黛玉也不免失眠了一个晚上,实在是连贾母这里都有人忙来乱去的,昼夜不停,搅得她也无法好好的睡了。要知道,她最讨厌这种喧闹的情况了啊!

    十五日,自贾母这样有封诰者,一大早,就开始按品服大妆了起来,黛玉在贾母旁边看着,愈发觉得沉重繁琐。

    园内各处,帐舞龙蟠,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贾赦等在西街门外,贾母等在荣府大门外等候。

    黛玉也被带到了园中,天色将晚,也不过是粗粗沿着道路看了一番,却也能看到四处花灯闪烁,香烟缭绕、灯光相映,四处有细乐声喧,仅仅一瞥,便不免感叹,这实在是说不出的富贵风流。

    随即,她们便被带到了一处偏厅中休息。连宝钗和宝玉三春等也在这里。

    然而……却不见贾环贾兰。

    黛玉素来知道,王夫人认为李纨克死了贾珠所以不待见她,甚至连贾兰也忽视了,一心放在了宝玉身上,就更不要说贾环了。

    因此,同是贾政的儿女,甚至连让他们来做接见的准备也没有,倒是她和宝钗两个外人,被要求了要来。

    这个事实,让黛玉不免又一次叹息。

    而且往四周一看,不过是个小小的偏厅,装饰却也极为奢华,摆设的古玩陈件,更是件件精美,一看便知价值不菲。做得如此富丽堂皇,只为了一次省亲,也难怪元春要说奢华过费了。

    元春是怎么来的,在这晚间又怎样游了园,在这偏厅中,他们自然是一概不知。只是在那里坐了一会儿,却又被带了出来,送到了贾母院子里面的一间耳房内等着。

    宝玉在那里坐立不安,他和元春姐弟情深难得一见,会这么着也是正常就是了。

    宝钗倒是默默的坐着,一向素净的她今天也打扮得颇为堂皇,愈发显得端庄艳丽了,且衬出了一股高贵的气度。黛玉能够看出,她现在也并不平静。

    至于迎春三姐妹,自然也都是好好的打扮过了。迎春惜春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探春却是难掩那份钦羡之情。

    黛玉端详了他们一番后,因昨夜没有睡好,便不免有些困倦,坐在一边,支着下颚,脑袋便不免有些一点一点地了,思绪一度中断。

    幸而,惜春走前推了推她,说,“我们要去了。你也醒醒,等下必然是要见你们的。”

    黛玉这才醒过来,拿起帕子揉了揉眼角,点了点头,再次端坐。不多时,贾母的贴身大丫头鸳鸯走了进来。她此刻却不能跟着贾母进去贾母的正房——元春正在那里——便只在外面侍候,此时她通知了一声,果然很快她们就被召见了,连着薛姨妈一起。

    贾元春,在贾府走向败落的时候,给了贾府最后的荣华的女子。

    在重新装扮了一番,黛玉几乎已经认不出来了的贾母正房,她端坐在上面,面貌端丽,衣着装饰都极为华贵,眼圈却有些红红的,只是脸上还端着高贵端正的神情,她免去了她们的国礼,随即又问了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

    黛玉有些心不在焉,却也看到了身边宝钗也再难掩的羡慕,只觉得十分不解。

    不过,宝钗确实是比她说话得体多了,言语中的奉承之意并不明显,却听得人很舒服。

    只是……

    一会儿,她的舅舅贾政到了帘外问安,连面对面的说话都不能不说,还反而要向女儿行国礼。又不能说父母离别之情,只说些国事,让元春“惟业业兢兢,勤慎恭肃以侍上”,说自己要“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外,愿我君万寿千秋,乃天下苍生之同幸也。”

    这哪里还像是父女!

    再无父女之情,只有君臣之义。

    看元春强忍的悲伤就知道了,皇宫哪里是个好地方?为什么这天下间的父母,都要教导自己的女儿那里才是最尊贵的地方,让人汲汲钻营呢?宝钗……她固然有自己的意愿在内,却也未尝不是这样的教育的受害者。

    这不是什么恩典,却是人世间最令人悲伤的场景之一。骨肉情义,硬生生地被剥夺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