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不是一个告小状的人,何况宝玉这样说,也把她弄得有些糊涂了,当下只是笑道,“别问是谁。你只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宝玉却并不答话。自顾自的皱眉思索,倒似乎是自己也没有全想清楚,或碰到了什么为难的事情一般,过了好半晌才摊手无奈说道,“不瞒妹妹,我倒是大致知道‘前因’,如今也知了‘后果’,却偏偏不知过程。待得弄清楚了,再给妹妹一个交待吧。”
黛玉并不领情,只是淡淡地哼了一声,“俗话说死也要做明白鬼——你别瞒我,即知道了前因,就说出来吧。”
宝玉无奈道,“何苦咒自己!前些日子,我和她们说,日后年纪到了,我房里的丫环们都要尽量放出去的——便是这样了。实想不出别的缘由来。”
黛玉回思半晌,脸立刻就气白了。当下一言不发,转身就走。
——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宝玉和房里面的丫环说,以后我都要放你们出去。唯有袭人,因为他母亲已经默认了要给他做房里人,兼且又是从小把他服侍到大的,感情深厚,自然与别不同,所以以后要伴终生的。
故此袭人才觉得得意,感觉非但身份高了众丫鬟一层,在宝玉心里的地位也十分不同。
至于其他丫鬟呢?不管是晴雯的敌视,还是秋纹碧痕的讨好,都是一个原因吧?她们不知道为什么,觉得她林黛玉才是造成宝玉这个“绛洞花王”要把花儿们都送出去的原因。所以才……
宝玉忙跟上来,冲这黛玉打躬作揖,又是赌咒发誓的道歉,“我实在是不知道此事。那话也断然不是我说出去的!此话若有一点虚假,那我便立刻被雷劈死,灰飞烟灭!不对,连灰也没有了,只剩下一股子轻烟才好……”
黛玉只是愤愤的,不理他。
听到他说的实在不像了,才冷笑道,“不是你,你那些丫鬟如何就觉得是我了?难道我说上几句话,便能定了她们的去留不成?”
“这个……”宝玉也没言辞了。
他的眼中很有几分犹疑之色,显然是想到了什么,只是不能确认。可惜黛玉却没看见。宝玉不敢确定心中所想的,又总觉得只怕冤枉好人,半天也只能说到,“我回去后,定然澄清此事,给妹妹一个交代!”
黛玉更是冷笑,“你还澄清呢,你‘澄清’什么?有什么好‘澄清’的?本来没事,你这一说,也要变得有事起来。你还嫌我被人在背后猜疑得不够呢。”
以前说她在这里白吃白喝就算了,如今居然连这方面也编排起来!
因为黛玉很久没有生气了,兼且这次生气十分的与前不同,宝玉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才好。只得又拿出当年的手段来,作小伏低,赔礼道歉,好话也不知道说了多少,又一边拍胸脯保证,保证不说出黛玉来,也要把事情办好。
黛玉其实自己想想,也知道,这里面其实也有自己的责任。
宝玉这段时间喜欢往外面跑,经常回来了就跑到她的屋里面来说话,连怡红院都先不回。只为了告诉她些外面的事,而她也并没有拒绝过。宝玉本身并无邪念,把她当知己而已,兄妹之间的相处,本来也没有那么多的忌讳,她自己也坦荡荡,所以之前从来都不曾多想。
可是,他们自己这样认为,别人却不见得这么看。总有些人,会用一些不正的目光来看正当的事情,然后又自以为是的传播出去。
现在出了这件事,黛玉自己慢慢的走着,她本来不是一个专门埋怨别人的人,也没有理宝玉说些什么,自己想一想,也就明白了很多。
一时间黛玉倒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要说这也真不是宝玉的错,但是却又绝对和他有关系。听到宝玉说自己解决,她只是冷笑,“若你当真能那么漂亮的解决掉,再来和我道歉好了。”
一边说,一边加快了脚步,再懒得理宝玉了。
宝玉听见这话,也就呆呆的站在她身后,倒没有再追上来,半晌,才摸了摸头,揪着自己的头发发愁——这是原谅了他呢,还是没有原谅他呢?还有,他又该怎么处理呢?
好吧,本来想要说的事情,现在也不用说了。现在,他该说些什么呢?还是继续出门去?
黛玉折身走了好半天,才发现自己走错了路。因为她这两年难得生气,雪雁也不敢提醒她。待得黛玉自己发现,已经走了好一阵子了。于是这才重新找了道路出园子去。
才要走出园子,她就看见探春宝钗说说笑笑的走过来了。一见到黛玉,宝钗首先就笑了起来,“真是正好!颦儿也来了,可听听我们这个计划怎么样?”
黛玉听了,就知道她们大概也考虑了迎春的问题。她这个性情疏懒的都能想到这份姐妹之情,何况他们呢?便笑问道,“有什么计划?”
探春拉住她道,“到我的秋爽斋去说。”又对身后的侍书翠墨道,“拿我刚才写的扎子,去请二姑娘四姑娘、宝玉和大嫂子。”
黛玉想了想,在两个丫环走前,忙说,“让大嫂子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