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再证红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六十七章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自然不至于在这封信中说什么私情之类的,这封信的内容相当沉重,就连宝玉原本飘逸秀丽的字迹似乎都沾染了几分凝重的意味。在这个贾府,对于宝玉来说,这些东西或者只有她可以倾诉一番吧。

    在写家信的时候,宝玉已经离开了京城数日,在他的面前逐渐出现了大量的难民。这些难民在京城时候,因为有专门的人处理,所以不会出现在宝玉经常逛的那些达官贵人出没的街道上。因此,离开了京城,宝玉眼中的天地,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衣不蔽体、面黄肌瘦、骨瘦如材的难民,他们携家带口的朝京城和大城市涌来,有不少人在路上就纷纷倒地身亡了。水溶他们这一行试图进行救助,他们带的钱是够了,可是,去哪里才能及时买到粮食?

    在路边,时不时就能看到倒地死亡的难民。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宝玉甚至用上了这样让人想想就觉得惊心动魄的词句。也是在离开京城,他才在别人的介绍下知道,今年对某些地方来说,实在是百年不遇的大灾……

    在之前,宝玉从来都没想过,居然能有这样“恐怖”的生活,有这么多饥寒交迫的民众,在这个繁华的、说喜不说忧的京城,他建立起来的,“这是一个繁华盛世”的观念,被彻底的打破了。

    “天灾”“饥荒”这种事,当他亲眼看到,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恐怖。

    在信中,他甚至还提到,因为这样的饥荒之年,不少地方都已经传出了聚众匪徒的消息,只是地方官员多有隐瞒,他也不敢告诉家中这些事情而已——毕竟王爷的车驾,安全还是挺有保障的。

    但是很难说,如果目前的形势持续下去的话,到了入冬的时候,会不会有更多的人放下锄头,转变成盗匪。

    事实上,在现在宝玉看到的难民中,就已经出现了为了食物而哄闹、抢劫的情况……

    看到宝玉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来的一幅荒年图景,黛玉也算是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从某种程度来说,大概和风清记忆中的末世图景,或者很有些共通之处吧。再想想,京中的人说起来的时候,那种轻描淡写,觉得不足挂齿的模样,黛玉坐在灯下,半晌无言。

    在后天,九月初二的时候,府中还决定因为凤姐的生日——当然主要是为了讨老太太高兴——而摆酒席、摆戏台呢!

    他们总觉得京城附近很好,天高地远的地方,一点子天灾根本不用放在心上,这还是普遍的情况。虽然她们几个姑娘少有出门,但是贾府在入秋后,将要赴的红白喜事、日常筵席,同样不少……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大概,说的就是这个了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