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宝钗和黛玉出来,之前贾珍没有走的时候一句话没说的尤氏连忙迎上来,又是安慰,又是道歉,又是对宝钗道谢。若不是有宝钗及时提醒,虽说不是事情就不能解决,但早明白一分,早做准备一分,便多了许多先机,轻易了许多。
宝钗虽得了尤氏的谢意,却是只能勉强露出个笑容来,明显有些心不在焉,只是有些不冷不热的说道,“嫂子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吧?就不必管我们两个了,我们自去休息就是。”
尤氏一阵尴尬。
就连一向平和的宝钗,现在的脸色都不怎么好,不只是之前看到的惨剧造成的影响,她硬把她们拖来,才是最大的原因。她们对她不满,这是当然的。
她在心底叹了一口气,这件事情是瞒不住的,至少老太太她们那边肯定会知道。这件事情非但会让这两个姐妹厌恶自己,还会牵连到老太太和王夫人身上去。那可都是她的长辈啊!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他们都是荣府的人了。
知道暂时难以挽回,又确实是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要让各色人等封口,尤氏便也没有勉强,因黛玉宝钗二人是被她临时唤来的,也没有带上贴身丫环,着自己的丫环把她二人送回房中去以后,她就开始处理“后事”了。
两个姨娘全部身亡,这个结局,便是尤氏也没有料到。
在出事的时候,其实她还稍稍有些窃喜。只要能够保住她自己,这次的事情也能够成为一个良好的警示,多少能让这家子荒唐的爷们收敛一些。她也隐约有些快意的想到,出了这样的事情,那两位姨娘是活不了了。想着她们日常给自己添的堵,尤氏很难没有快意的感觉。
可是,当两条命就在自己的眼前这样消失了的时候,她还是很有些心惊胆颤的。
虽说知道西府那边,王家姑侄很做了些包揽官司的事情,里面也很有些人命,但是那些人命对她们来说,也不过就是一个个虚无的名字罢了。这天底下哪天不死上很多人呢?知道有一个人死了,和看到那样惨烈的情景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啊!
想到葛姨娘那死不瞑目的狰狞面庞,尚且站在海棠院大院内的尤氏不由得狠狠地打了个冷颤。
“不是我的错,不是我的错,这是你们自找的……就算有错那也是老爷他们的……为了宁府,我也没法子啊!”在心底默念了这么几句后,尤氏有些不安的四下看了看,稍稍稳定了一下心绪,便准备召集起这院子内所有仆妇媳妇丫鬟等,枣子大棒并用,让她们闭嘴了。
——葛姨娘是在和柳姨娘闹矛盾厮打,柳姨娘推到柱子上面撞死的。是的,就是这么回事。然后,柳姨娘也吓死了……这就是全部的事实,全部的真相,没有别的。
毕竟是在府里面发生的事情啊,这一点极好,事情也好办许多。虽说官府肯定要应景来看看,却不至于找人去仔细盘查的,多准备几两银子也就没事了,不过,准备工作还是要做好,风声还是能不泄露就不泄漏,这边做得圆满了,那边拿银子也能拿得安稳些不是?
黛玉和宝钗慢慢的走了回去,因为有丫鬟,所以两人都没怎么说话。到了房中,惜春显然也知道了这件事情,脸色苍白至极,明显神思不属的样子,身边只有入画彩屏在服侍。这个时候黛玉是不好说什么的,慰问了几句,听她说要休息,便跟着宝钗到了她的房中。
不多时,凡是宁府的丫鬟全部都被叫走了,紫鹃和莺儿两个回来,虽然也对听见的那些只言片语很是好奇,可是看到两个姑娘的脸色,却是没人敢说话,由宝钗把她们都打发出去了。
宝钗似乎还在回味之前的事情,也不动,连茶都不碰,怔怔的坐了好一会儿,才忽然开口问道,“这件事,莫不是四丫头挑动的吧?”
黛玉一愣,把手中的茶杯放下来,思忖了一番。
惜春之前的表现,宝钗是看到了的。之前没想也就罢了,如今回过了味来,就很难瞒住她。非但是她,比如说贾珍尤氏,如果心中起了疑,稍稍查探一番,也是能查出蛛丝马迹来的。当然,不管是宝钗也好他们也罢,都不会有确切的证据。
因此,想明白了的黛玉便不发一言,再次自己给自己倒了杯茶,慢慢的喝起来,只当宝钗是在自言自语。
宝钗见她这个样子,也就明白了。
说“不是”,她不会打消怀疑,说“是”,这不等于是指正惜春么?再说了,这也是在说,她本人从头到尾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啊!
想了想,她就叹了口气,慢慢的说道,“论理,做出这样的事情来,那葛、柳二位,也死得不冤……”
黛玉听了这话,顿时就抬头看她,想看出个蛛丝马迹来,看看她是不是受到了惊吓之后,给自己的心理安慰。但很可惜,宝钗的神情清清楚楚的说明了,不是。
她说得相当坦然。虽说葛姨娘的死状确实是吓到了她,但这不能影响她的坦然。因为她站在了“公理”上。
就如同当初的金钏儿之死一样。而那两位姨娘在礼法上的错误比起金钏儿来,又何止大了百倍?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