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再证红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八十一章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经过了这几个月的历练,宝玉看来也成熟了许多。

    他原本“如中秋之月”,略带些青白的面庞,因为这附近的干旱、烈日,已经黑了一点儿,但是整体看来却健康了不少。

    宝玉自己暗暗思忖,也明白,如果是一般人,其实应该是病倒了,他能如此,或者就是因为那所谓的通灵宝玉的作用。他原本对此不屑一顾,现在却是默默的感激了。

    同相貌的改变相比,他的心境,却是成熟得更多。

    这一路来,他确实是看到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民间的疾苦和官场的情弊,还有市井间那些大大小小的事,这些东西,都在理所当然的、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他对各种事物的看法。

    不出门不知天下事,出门才知万事艰。

    此时,不过听水溶说了几句话,他脑袋转了一会儿,就已经完全明白,“那些家族都怨我的价钱给得太高了吧?史瑞之前就和我说,有不少人听了我给的价,都想把地卖给我呢。只是我也买不了那许多。”

    本来他就是一个聪明人,经过了这些月的见识,阅历也丰富了许多,一听水溶开口,立刻就明白他的意思了。当初留在金陵的贾家分房,到如今已经没有一房在官面上有所力量。但其他的家族……可并非都是如此的。他们当然也有趁机兼并土地的。

    水溶叹口气说道,“正是如此。如今想要买地的人,多半都是附近的大家。这些人……”他有些恨恨又有些无奈的说,“趁了这个机会就想要兼并土地,为了一己私欲……但如今的赈灾,没有这些家族的帮忙确实不成。宝兄弟你的地价当然不算给得高了,只是胜在公道而已。这就让那些农户心里有了盼头,总望着有多几个你这样的好人,不肯轻易把地贱价卖出了。”

    而这些家族的目的无法达成,帮忙赈灾的时候就难免不力?

    宝玉默然不语。

    虽说他听懂了水溶的话,但若是让他也如那些人一般打压地价,他做不到。

    水溶看他的样子,也大致明白了他的想法,“我说这话,大概宝兄弟听了要不舒服——如今朝廷已经处置了一大批的贪弊官员,但账务的亏空是暂时无法弥补的。而且再处置下去的话,人手也要不足了。如今光靠朝廷的这点灾款确实不够,这些农户卖地,得的是救命钱。虽说那些家族把价钱压得低些,却至少能够救得一时之急……”

    若是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延误了时机,可能就会连命也没了是吗?

    可是,就如同高利贷的利银升了就降不下去,地价如果彻底降下去了,日后想要升回来可就……

    宝玉想到最近在金陵附近见到的那些衣不蔽体、骨瘦如柴的难民,心中一阵钝痛,却是无可奈何。

    这世上,实在是有太多的无可奈何了!

    他站起来,道,“既如此,我暂时先不买地就是了。反正我也买得差不多了,也不少我一个。”

    这是他最后一点固执的坚持,不能自己也跟着昧着良心压低地价。至于这到底是对是错,一时间,连他也茫然了。水溶到底年长许多,也看出了他那倔强之后的一点茫然,也不好再说什么,便让他自己去做自己的事。

    只是,还不等宝玉离开,就有人来报,京中却是送来了书信,他二人都有,一起合送了过来。

    水溶和宝玉的关系本来就很好,好朋友,类似于兄弟的关系,但水溶年纪长,又身在王位,对于官场的事情,接受度确实比宝玉高多了。宝玉知道的再多,也不过就是些耳闻目染的事情罢了,却不曾自己跳下去的。

    他以赈灾的大局来劝说宝玉压低地价,两人之间的关系,似乎一下子就冰寒了起来。听得京中书信一起送到,似乎才缓和了一些。

    水溶做出这样的劝说,到底还是心中有所愧疚的,一听这样的话,忙让人把书信都拿过来。宝玉的信,自然是荣国府寄出的家信,水溶却是收到了王妃和燕霜夜各一封信,他也不避嫌,当下就把燕霜夜的信给拆了开来看。

    宝玉心中对燕霜夜目前在做些什么也有些好奇,便不急着走了。却见水溶的脸色,从平静变化到了赞赏,又从赞赏变成了惊诧……

    看完信后,竟也不说话,又把王妃的信给拆了开来。

    随即,惊诧变成了悲痛。

    半晌才长叹一声,把信放了下来,对宝玉说道,“多亏了燕兄弟,也多亏了那后金。竟是妄想趁着我们国内大灾之时,恢复宋时交与鞑虏的岁币,陛下这才下定了决心开战。

    “这一开战,全靠国库历年的积累支撑,即便如此,也需速战速决才好,所以燕兄弟在写信之后就已经离开京城去前线了,王妃倒是拖了几天,才把这信给寄出来。”

    宝玉听见果然是如此大事,不由得长叹一声,“边关开战,物资都要运往边关的话,这里又不知要死多少人!”

    水溶神情凛然,“别无他法!太祖迁都北平,便是为了不再让两宋之事重演,取绝不后退之意。岁币之例一开,对君心民心军心皆是莫大打击。积弱之势一成,便再难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