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都会喜欢的媳妇。只可惜身世不够。她刚才也把这个姑娘在帮助贾家管家的消息说了,不知道贾家是不是想把这个姑娘配给贾家那个“宝玉”?虽说是贵妃的弟弟,但是以他在贾家的身份而言,确是终究要分家出去的,娶一个世交皇商之后,长得好又会持家的,倒也不算稀奇了。
薛家二姑娘和大姑娘长得很像,不过纤细了些,活泼了一些,衣着鲜艳了一些,看着也漂亮些。但是,并不是纯粹的一片天真。北静王妃也算是见过了许多世面,见过了许多人的了,因此,很快就看出了这一点。也因此很快就把薛二姑娘给置诸脑后了。当然,夸是要夸的。毕竟这个小姑娘的容貌绝艳,便是性子普通些,也极为值得称赞了。
贾家三姑娘,身材高挑,顾盼生辉,有一双极漂亮的大眼睛,容貌和其他的三个姑娘相比虽然逊色了一些,却是最为精神张扬的一个,看着也极为叫人喜欢的。
至于太妃真正想见的林姑娘嘛……
那如画的眉目自然不用说,据说小厮远远见了,私下评论她说是“风吹就倒的林姑娘”,果然身材单薄得很,穿上厚厚的冬衣后更是愈发的惹人怜了。不过,在她的身上,能够看到来自于江南水乡的婉转温柔,能够看到出身书香世家的满卷书香,却看不见什么病弱之气。倒是眉目间有一股疏懒之态,和她姑妈的评判相同,这股疏懒的神态间,透着一股睥睨的傲气。和其他的所有姑娘不同,她似乎全不为北静王府的奢华与权位动容。走上前行礼的时候,虽然规规矩矩,但那从容的姿态,却透着种不卑不亢的态度。
她的婆婆似乎对这几个女孩子都十分喜欢,拉着分别打量了一番,才对贾家老太君笑道,“看来天下间的美人儿,真是都投到你们家去了。”
贾家老太君忙客气的开口了,“话可不敢这么说。除了三丫头,也就玉儿算是我们家的,这两位薛姑娘可都是客人。宝琴我虽然想要抢来,终究也没成,过两年还是要送出去的,只是好歹得了个干娘家的名头。”
这话,可真是耐人寻味啊……
虽说可能只是简单的描述一个事实而已。
但北静王妃可不会这么想,在她们这些京城贵妇的来往中,话中有话,话中套话是最为常见的事情。而且很重要的是,话中藏话的技巧,很多时候还代表着一个人的交际水准呢。
贾家的老太君是一个出了名的人精,她的话,就由不得她不思量了。
别的不说,这林姑娘怎么就是他们家的?那只是她的外孙女啊,姓林不姓贾。当然,父母双亡,所以贾家也真就是血缘关系最近的人了。可是这么说的话……总感觉别有意味的。
那为什么是身为客人的薛姑娘帮忙掌家?
北静王妃知道,本来打算看着满意,就给自己的娘家侄孙提亲的太妃,暂时是没办法开口了。
北静太妃自然也听出了贾母的言外之意,只是笑了,没有再提自己原本的打算,只是又分别把几个贾家来的姑娘好好的夸赞了一通,又着意在众位宾客面前大大的赞叹了一番黛玉的绣工,看黛玉没有丝毫得意之情,依然神情如常,心中更加欣赏了,只得心里面叹息一番作罢。
在见过了北静王太妃少妃之后,黛玉就跟着几个姐妹被安排到了一边,此后与众多宾客被请入了偏厅,喝过茶,方才各自入席。
黛玉等及别家的一些姑娘坐在一块儿,又有两个媳妇送了戏单上来,北静王妃亲自接了,先请南安太妃点戏,随即就请到了贾母这里。
看得出来,贾母在京城女眷中的地位还是非常高的,尽管她不经常出门,却是年高望重。
黛玉宝钗看了,心中都明白,就冲着这份名望,贾母才能保得在贾府的地位,纵使没有实权,也能说得一些话。因为这样的名望,还有她多年来的人脉,对于现在没有人在朝中任核心官员的贾府来说,是很重要的。
大戏开场之后,自然是有看戏的。但这个时候,众夫人小姐们也算是终于逮到机会说话了。因为之前太妃的赞赏,不少人都找机会来和黛玉说话。黛玉只以平素的态度对应,只说自己疏懒,那绣活不过是闲暇时的玩意儿。虽是实话,却难免给人骄傲的感觉。
这不免让几个姑娘有些不服,便想着在别处以诗文等方式压她一压,但她这方面本也不弱,探春宝琴两个又把话给接了过去,这些姑娘的打算却是未能成功。只不过,难免给黛玉留下了“孤傲”的名声。
而宝琴活泼,探春机敏,宝钗虽话不多,却是句句都显得见识广博,却也是同样极为引人赞叹的。
不多时,一场戏便完了。小姐们也暂时安静下来,不过看她们的样子,喜欢认真看戏的到底不多,更多的还是把注意力放到了吃东西和聊天上面。尤其是寿宴上面必有的这些热闹戏,谁不曾看过两三遍?难免的,她们很快都期待起了下一场戏开场,好继续自己说自己的话。
但是……
“怎么还不开始?”一个姑娘向她的同伴问道。
“谁知道?反正也很吵,不开戏了也好……对了,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