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再证红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百零二章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虽说三餐可以在园内自己吃,但是晨昏定省还是不可少的。吃过晚饭后,黛玉便带着持续了半天的好心情往贾母房中去。谁知道,刚刚走进贾母房中,便感到了一片愁云惨雾。

    这可真是奇怪了,难道说果然圣旨下了,不能宴乐?那也不能做此表情啊!

    把嘴角的微笑收敛起来,黛玉行了一礼,在旁边坐了下来,贾母王夫人,似乎都无心和她说话的样子。宝琴湘云已经先来了,黛玉便问她二人,“出什么事情了?”

    湘云也很有些愁眉苦脸的叹气道,“宝二哥哥正式写信来,说是过年肯定不回来了。”

    黛玉奇道,“他之前就写信来说大雪封路,难得回来了啊。”

    湘云不满的看她一眼,“那个时候只是说难得。若是路通了,指不定就回来了,大家都盼着呢。没有他在园子里,热闹总少了几分。这次可是真的不必指望了。”

    黛玉觉得,她的眼神颇有几分怪罪自己无情无义的味道。

    湘云自己希望越热闹越好,而且和宝玉感情从小就好,总盼着他回来一起热闹,所以倒是和贾母王夫人一样,之前总抱着一丝希望的。并且觉得,黛玉和宝玉的感情更好,更该如此才是。

    黛玉也不辩解。

    宝琴却是好奇,悄悄地拉着黛玉问,“都说‘宝玉’‘宝玉’,我在这园子里也不知道听见多少说他的话啦。好的把他说得极好,要么就把他说得极为荒诞不经。不知道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这个问题显然已经在宝琴的心里面盘桓许久了。园内本来就只有两个男子,一个是贾兰一个是宝玉。贾兰虽然常见,但他是晚辈,又十分守礼,上学、侍奉母亲,没有什么闲暇,更少与园中女子玩笑,故此,宝琴她们来了,在园中听人说得最多的自然就是宝玉,难免心中好奇。偏偏问了许多人,大家的回答又不一。想着还没问过黛玉,此时便趁机问了出来。

    黛玉看了难得抱着同样的想法和感情偶尔交谈的贾母和王夫人一眼,微笑道,“宝玉啊,是个不在万人眼中的人,讨厌仕途经济。这满院子的姑娘,当真和他玩得好的有十之八九,看他不起的只怕也有十之八九。”

    宝琴听了大为惊奇。但回想一番自己日常的所见所闻,想想那些丫鬟仆妇说起宝玉时的态度来……她本来年少时跟着人走南闯北,眼色还是会看的,此时细细回想一番,竟发现,黛玉的这句话,却是自己之前得到的所有关于“宝玉”的言论的总结。真是一句话就概括尽了……

    但是,会让人有这样态度的,又到底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宝琴却还是想不明白。因为黛玉本来就没给出答案。只不过,得了“讨厌仕途经济”这个答案,宝琴觉得,多半还真是一个无用的人吧。

    在那边,湘云却被黛玉说得有些尴尬。尽管黛玉其实只是做出了评价而已。

    她本身其实不是一个重功名利禄的人,或者说根本就还没到重视这些的年龄,没经历过让她重视这些的际遇。只是受到宝钗和其他人的影响,也难免觉得,宝玉有些不求上进。

    只不过,宝玉是最能和她玩在一起闹到一起的人,很多时候,她觉得只要能一起玩就好了,也不会去想别的。

    见宝琴不答话,她便忙说道,“他现在总是不同了吧?不是都说,他也是很有些长进了的吗?这一次出去,回来也不会如原来一般了。”

    黛玉听出了她的意思,笑道,“既然他不会如原来一般了,你又怎么知道,他还能整天在园子里和我们玩在一起呢?便是回来了,搞不好也会和兰哥儿一样了吧?”

    湘云恍然,反有些怅然的有些重复的说道,“也是……不过二哥哥不在了,想来过年也没有那么热闹了。”

    宝玉不在,过年是否就不热闹?

    这是很难说的事情。

    贾母和王夫人都难免有些兴致不高,但是贾府的年,还是过得热热闹闹的。太后病愈,没有下旨不许宴乐,却因为国内大灾、边关交战,而没有任何省亲方面的可能。

    贾府倒是因此过了一个好年。

    元春在宫中的地位不同,而贾政今年又升到了外地,加上史家、王家这一年来在朝堂上表现出来的整体向上的趋势,贾府这一年过年,每一个仪式都举行得相当隆重,每个地方都被装饰得十分奢华,每一场宴会,都更是极尽奢华精致之能事,排出来的大戏,也更是热闹非凡,锣鼓喧天,连外面大街上也能听得见。

    贾母也想过把贾兰带在身边,但因为在她身边的基本上都是贾兰的长辈包括他的娘亲,所以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只是时不时让他坐在身边吃东西罢了。

    贾府中不少人甚至这个时候才注意到,贾母并不是不疼爱贾兰的,只不过,表现得没有这么明显?

    黛玉也是在这个时候才颇有明悟。

    按照礼制,贾府的世袭官职,自然要贾赦那一边来袭,贾政目前的官位是很低的,也不会袭下去。但是这一支,却才是贾母真正重视的血脉,又有了一个贵妃,便日后要从荣国府分家出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