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你的房里裁减了,兰哥儿的房里裁不裁减?你父亲的房里呢?你这孩子,怎么说话的时候也不考虑考虑。若说比起几十年前,我们家是没落了,可也没到这地步。”
这一天,宝玉在贾母的房中,趁着贾母高兴,便提起了他房中的事情来。他房里已经有好几个位置空了好久了,因为府中诸事忙乱,却也没人补上。宝玉便想着,干脆就少那么几个人好了,也免得各方面麻烦,但是他这请求一说出来,贾母便撂下了脸来,难得对宝玉很不高兴的说道。
宝玉听她这么一说,也不敢吭声了。
黛玉坐在一边,倒是奇怪。
要说大观园里面丫鬟最多的地方是哪里?只怕是个人,都会想到怡红院。但与其说是怡红院丫鬟真的最多,倒不如说,是怡红院的丫鬟最出风头。被贾母这么一说,黛玉才注意到答案并非如此。
李纨贾兰,这母子两个,定制的东西当然不可能少他们的,比如说丫鬟。贾兰的身边也应该是四个大丫鬟若干小丫鬟才对,李纨作为守节的年轻寡妇,倒是少些。但这么一加,稻香村的丫鬟是怎么都多过怡红院的。
只是一般来说,想到稻香村,绝对是想不到有那么多丫鬟的。
或者是因为李纨的管理吧,所有的丫鬟都是那个样子,没有一个出挑的。以至于她们都注意不到,那边也有那么多的大小丫鬟。
想到李纨总是说贾兰还小的样子,黛玉不由得在心里摇头。贾兰也就比她小一岁而已,在他这个年龄,宝玉的身边早就有袭人和晴雯了。
但是贾兰身边,谁能想得起一个出色的丫鬟来?估计宝玉提起这个要求的时候,都压根儿没有想到贾兰吧。至于贾环,倒是可以肯定他身边没有什么丫鬟的。这个祖宗的例,针对的也是嫡子。
贾母说出了那些话之后,却也觉得有些不妥,看到宝玉有些脸红的样子,更是觉得自己说重了,又忙道,“我也不管事了,你房中四个大丫鬟,晴雯袭人是我挑的,麝月秋纹却是按着例进去的吧?如今走了两个,怎么至今也没补上?我说也没人来回我这事。”
如今重新开始掌管家中事务的凤姐连忙站了出来,笑道,“媳妇我又是养菁哥儿,又是病的,这一年便没怎么管事,且园子里的事,一件接着一件,竟把这事儿给耽误了!老祖宗要打要罚,我是只能领了的。前些日子,才开始办这事儿呢。老祖宗也知道,这两年我们家总没再买进人来了,都是以前的家生子,看看谁家有女儿,愿意进来做事的,便进来。略长得好些的,总都有了去处,剩下的,便不是歪瓜裂枣的,也是身子弱,不堪用的。找不到好的,不能什么人都往宝兄弟房里塞不是?故此又耽搁了,如今正打算着从园子里面挑人呢。”
当初探春提倡节俭,凤姐是同意了的,一应事物都是探春做主。幸而探春也是个宠辱不惊的,虽有了权,也并不拿权自专。如今凤姐拿回了管家的权力,便给了回报。
一点儿也不提这件事情里面,探春为了节俭和不愿揽事以及两人事物交接造成的耽搁,也算是遵循了探春一贯的路线——在园子里面挑人,避免裁减人手。
贾母想了想,问,“可挑出了什么人来?”
凤姐笑道,“还没拿给老祖宗过目呢,要么我现在拿来?”
贾母看了看王夫人,笑道,“我老了,眼神不好使了。当初看着袭人是个好孩子,也走了眼了。如今不管这事了,你们商量着看吧。”
王夫人神情一僵,这才恢复如常。
宝玉更不好再提不要新人的事情,只得闷闷不乐的坐到了一边,这不悦的心情还不敢表现出来。只是和他相熟的姐妹难免看出一二罢了。
惜春悄悄的凑到了黛玉的耳边,说,“你说二哥哥前些时候是不是去了袭人那儿?”
黛玉瞅着她,以眼神示意:我怎么知道?
惜春又笑道,“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想接袭人回来。”一边说,一边瞅着黛玉笑。
黛玉时常觉得世事无常。自从她再次回到贾府,或者是因为融合了一个新灵魂的缘故?原本在那个故事里,在这个时间段,原本应该和她定情的宝玉,只是保持着有几分知己味道的兄妹关系,和她最要好的宝钗,如今只是可以大致上相互理解,甚至可以说些私密话,日常交往却只是平常。该和她次要好的宝琴,只能保持表面上的礼仪。
反而是原本该和她疏远的惜春,和她关系亲密不说,黛玉觉得,惜春似乎还是挺期待,贾母的心愿成真的。这种意思少有表露,表露的时候却都颇为明显。或者不如说,这段时间以来,她的态度正慢慢的往这边靠拢。
她也只能以沉默来表示自己的态度了。
旁边,为了讨贾母欢心,宝琴已经说起准备开的桃花社来。果然贾母听着,又高兴起来,直说自己要做这个东,只让他们好好的去玩。又吩咐凤姐,吃的玩的,决不能亏待了他们。
三月初二,宝玉下笺开了桃花社。
大观园有一片桃花林,桃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