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的话,意思是黛玉不要看袭人已经被赶到庄子上去了,但搞不好还有回来的时候哩!以她和你林姑娘的不对付,你还要小心她的算计!
黛玉其实没把事太放在心上。
袭人袭人,虽然和她的名字一般挺有攻击性的,然而,她平时能够做的,也就是加剧她在王夫人,或者别的什么人心里的坏印象罢了。
不是黛玉不注重名誉,但在没有想着于此终老的情况下,她对此倒也称不上特别在乎。何况样的事,没有袭人做,只要她有得罪人,就会有其他人做。
故此,晴雯的话,她很大部分也就是“听听罢了”,不过是心底记下了这么一件事。偶尔想那么一想的时候,也觉得,就算是真要重新面对袭人的攻击,也不可能是很快发生的事。
她没想到,到了第二日,她就听见了另一个消息——这样的事情,不只是不会很快发生,而是,永远不会发生了。
袭人死了。
要说大观园就上上下下数百口人,遑论整个贾府,生老病死,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年老的固然常见,年轻夭折的也不是奇闻。但这也仅止于那些不怎么引人瞩目的下人罢了。他们的生死,只会有他们所在的一个小圈子讨论。
但袭人不同。
有一段时间内,她在大观园内的待遇,已经完全是姨娘的待遇,而在享受姨娘待遇的同时,又保持着大丫鬟、副小姐的特殊地位。这算是大观园内的一个风云人物了。虽说已经离开了好一阵子的时间,但她的为人和当初宝玉的态度——当初赶走袭人时不说,最近宝玉在照看袭人,这件事情却是瞒不过人的——却让人觉得,搞不好她还有回来的希望。
袭人还没有完全被人忘记。
也于是,她死去的消息,很快就传到大观园内。几乎变得人人皆知,也几乎人人都难免要私下问上句——怎么死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姐妹们贾母等人不说,黛玉自然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甚至她也很好奇,很不解——姑且不说晴雯说的“宝姑娘”是不是指宝钗暗地里也在照顾袭人,这点黛玉也觉得宝钗完全没必要么做——宝玉在照顾袭人总该是定的。有宝玉照顾,便是庄子里的人,也会想像,袭人有一天可能还能回到大观园内才对。若是有一天袭人获得平儿那般的地位,有谁敢小觑她?袭人自己心底也未必没这个念想,难道不会照顾自己?怎么就死了?
这份好奇不至于外露。说到底……袭人的死活她也不是太关心。但当然,不关心,自然是有别人关心的。
黛玉听见袭人死讯的这天,早上近午的时候下了一场畅快淋漓的大雨,算是一扫盛夏时分的暑热天气,黛玉听得雨停了,只觉得清爽了许多,便带着同样觉得气闷的紫鹃雪雁出了门,到园中散步“……姑娘说是什么雨来着?我是不懂,不过,与其说是大雨,倒不如说是老天爷在倒水呢。”
“管它倒水不倒水呢,我只知道,下了这场雨,舒服多了。连日里都是闷热的天气,我连门都不想出。”
“你也确实没出门,姑娘几次去老太太那里,难道不是都带的我?”
黛玉摇着扇子,人在前面走着,耳中听着两个丫鬟的对话,微笑着,却是没说什么。她觉得挺有趣的,若是她开了口,还破坏了这份乐趣呢。
不过,这份乐趣,还是在她远远的看见了坐在葡萄架下的湘云的时候,消失无踪了。
此时正是葡萄成熟的季节,虽说大部分的成熟葡萄都被摘走了,但是黛玉得说,坐在葡萄架下,这不是什么明智的举动,很容易就会引起争执的,别说湘云的样子,似乎还在抹眼泪了。
黛玉想了想,便大致知道了原因。
当下走过去,对正要提醒湘云的翠缕摇了摇手,走到湘云面前,才冲着她的耳朵,喊了一声。湘云顿时唬了一跳,差点儿整个人蹦了起来,看见黛玉后才松了一口气,又半晌,才恢复了镇定,重新坐了下来,脸上忧伤的神色消退了不少。
“怎么了?坐在这里抹眼泪?也不怕被人看了,臊得慌。难不成在宝姐姐那里受了欺负?”黛玉笑问道。
“怎么会!”湘云有些红脸的说,看了看黛玉,叹气说,“林姐姐不知道吗?袭人死了。虽她做了许多错事,但年少时她和我还是很好的。想起以前的事,难免伤心。”
“我知道。”黛玉淡淡的。事关一条人命,她的愉悦心情也确实很难保持下去,“但是我和她可没有你们这样深厚的友谊。”
湘云这才想到袭人被赶出去的理由,不由一滞,喃喃道,“我忘了。也是,林姐姐你没必要伤心,她做了许多对不起你的事。但是……以前她真不是这样的,不知道后来怎么会这样?而且,总是一条人命啊!她应该罪不至死……林姐姐,你说,今天这场大雨,是不是老天爷也在伤心呢?”
黛玉本来也觉得,这怎么都是一条人命,但是听得湘云这么说,倒无奈的笑了,“傻丫头,你会这么想,只是因为你认得她罢了。这世上不知道有多少人。光说京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