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燕霜夜这样的军事天才,大约是十分少见的。虽然他的行动方式有些上不得台面。东瀛之战,被扔在了台面上的始终都是南安郡王,而南安郡王又是在他各种方面的胁迫下不得不乖乖听话的。
南安郡王始终在和东瀛方面紧密联络,卑躬屈膝,传出了要送人私和的消息,并许诺必然是天仙般的小姐。
毕竟皇帝让他快速解决问题嘛!
这极大地懈怠了对方的信心。
但事实上,在黛玉南下的同时,海军已经在紧急的筹备中了。
后来燕霜夜表示,卫朝居然会如此忽视自己海军的力量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他的祖先,就留下了东安郡王穆融对海军的种种设想,而他也深以为然。
虽然穆融在军事上很烂,但有些东西却是说得很准的。
燕霜夜曾经在海盗中混迹过一段时间,后来又去看了卫朝海军的军备,就立刻为这种无知感到不可思议。大概是因为中国的历史上,人们对水军的印象始终停留在内战之上吧。
有的时候,改变惯性思维是很困难的事。
但只要改变了惯性思维,取得了突破,就会有巨大的进展。
就在传消息说,要送来的天仙般的贵族小姐已经过了金陵的同时,南安郡王听话的启用了几个本来不得志的将领,用卫朝的海军对付东瀛的渔船,几乎是瞬间,就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效果。
按照燕霜夜的话来说,就是南安郡王这样的蠢材来负责后面的事情,也没有输掉的可能了。
以东瀛现在的海上力量,让他们度过的大海,都冲到了陆地上来劫掠的时候再来讨论战争本来就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
甚至,他们也完全没有登陆的必要。
对方国土狭长,只要对着他们的边境线使用火炮,对方就无可奈何了。
要登陆的话……
按照燕霜夜的说法,考虑到南安郡王的军事水准,那就有点儿不靠谱了。得派别人。这次突击战,本来就是彻头彻尾的欺负人,让人注意到,卫朝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始终没有被发现的力量。
那些被制造的大船,确实是用来宣扬天朝威仪的,但绝对不是用那巨大的船身来宣扬!
但是,燕霜夜自认自己在政治上是不行的。他是一个阴谋家,可以在暗处合纵连横,但是一旦涉及到那些儒家经典、微言大义,以及民生社稷的具体事务,他就要抓瞎了。
所以,他上不了朝堂,也只能隐藏在暗处行动。
黛玉不知道历史上还有没有别的这样的人,想来即使是有,也都会被隐藏在史书之外吧。史书是不会记载他们的。
而她会知道燕霜夜是这么一个人,则是因为她接受了燕霜夜的提议。
暂住金陵,和他一起回京。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倒是经常见到燕霜夜。
黛玉也不希望路上出什么意外。
她的容貌是很美的,黛玉不想矫情的否认这一点。这就造成了问题。
她想过用道姑这样方便行走的身份上路,但道姑等都没有掩饰容貌的理由。
同理,丫鬟、村姑等也没有。
即使是掩饰了,她的气质也容易造成破绽——这话就是燕霜夜说的了。黛玉自己也承认,要装作丫鬟什么的,就要改变自己的行为举止,接人待物的方式……这也是她很讨厌的事,也从没联系过。
只有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之类的身份,才有出门的时候掩饰容貌的理由,但是,那又不该一两人上路了,需要很多人。
倒是有易容这一类听来简便的办法,但可惜黛玉从来没学过,连燕霜夜也声明说,虽然他不是什么光明正大的堂堂君子,这等下九流的东西也没学过。
圣人说了,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嘛……
何况,粗糙的易容和简陋的掩饰也基本上没区别。
单人远行,勉强可以说是行走江湖了。在这条道上,识货的人可是很多的。
于是,这就构成了问题。
黛玉想要远避山林不成问题,但她却秉承自己最初的心愿,还是想看到贾家的终局,这就让她必需要上京去。上京去……麻烦就多了。
想要看到贾家的终局,看看能不能对一些姐妹伸出援手,这需要的时间,搞不好要几年。黛玉不在乎时间长短,但无法忽视在京城住几年需要面对的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燕霜夜提出了一个合理的提议,黛玉自然无法拒绝。
和他一起回京,到时候可以联系宝玉,或者,他也可以给她提供居所,甚至给她配备一些仆役,让她可以装作是一个小户人家的小姐。
虽说黛玉是去看贾家的结局的,如果能够联系到宝玉,那自然不是坏事。但是宝玉能不能有相应的安排,这可难说得很。
这么说来,燕霜夜这几年在京城的布置,就显得是相当有用的提议了。
当然,他们之间的“交易”,在燕霜夜将她平安接出贾家之后,就已经达成。这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