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再证红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终章(上)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力道了。但时日靠近的字迹,却又有些重归平淡,只有几分淡淡的飘逸的味道。

    ——他的人生,也算是大起大落了吧?

    看了字迹之后,黛玉才开始看内容。

    紫鹃和雪雁都嫁了人,过着市井妇人的生活。宝玉的描述平淡,想来过得也就是那些平淡无奇的生活吧。这其实……就是好事。

    这个时代的女孩子,最好的归宿,难道不就是能平平静静的相夫教子么?

    鸳鸯最终也出了家,就在京城附近。大概是贾家的事情,让她看透了吧,虽说过了一段自由人的日子,居然最后还是选了这条路。如此一来,当初黛玉认识的人当中,出家了的女孩子便有四个了。

    惜春,鸳鸯,平儿,还有一个香菱。

    哦不……还有一个妙玉。她似乎被宝玉从贾家接出来以后就离开了京城,说要找个深山老庙安顿下来。

    当初的那些丫鬟们,有些宝玉贾兰买来,便给了奴契放生了。宝玉知道下落的并不多,知道的,也是有些过得好,有些过得不好,终究还是有落入青楼的。这却也是无法了,宝玉不可能一一照应得来。

    唯有一批,便是当初在大观园养着的那十二个戏子,作为一个戏班,被一个新兴的侯府买了去,后来也一一配了人,结婚生子。

    宝玉很感慨的提了一句——至今日,已与昔日园内诸媳妇婆子无异矣。

    总体来说,丫鬟说的还是多的,昔日的主子说得更少。

    除了李纨之外。

    贾兰在十年前左右的时间做了官,李纨和他总算是结束了清贫的日子。但是,李纨不久之后就死了。宝玉写到——事发,遂起争执,年后珠嫂抑郁病结而故。

    看得出来,宝玉甚至不想写李纨什么。

    黛玉从他的只言片语中察觉到,所谓的“事发”,是指贾兰收了她的钱,却没有告诉母亲反而用来帮了贾家众多丫鬟的缘故。李纨母子很过了几年贫苦的日子,后来,贾兰发达了,李纨反而发现了此事……

    想必贾兰也知道说出来的后果而一直都不敢告诉母亲吧。

    结果,是因为暗地里托人帮宝钗准备冷香丸的材料而被发现了的样子。这个东西,好像是宝玉贾兰都有照应。否则,宝钗未必能活到今日。

    黛玉不知道该如何评论,只得很快就放下了。

    但当初其他的姐妹却多半只有地址。连宝钗也在京城,似乎是她儿子受到她的督促,早早的就中了举,如今又举家搬到京城来了。

    贾家还有一个贾菌如今也在朝中为官,亦是中举而成。

    说来这倒是可笑之极,直到贾家败落,才出了这么几个“出息”的子孙。

    只留下地址,大概是,让她自己亲眼去看看的意思吧。黛玉把这些地址都记住了,准备暗暗去探访一番。虽说宝玉有“你自己去看看吧”的意思,但黛玉分明觉得,里面还包含着一种无言的、深切的失望感。

    而有些事情,黛玉也不是全无所觉,更不是什么都没想过,抱着天真的幻想。但是,什么事情都比不上亲眼见到的。

    “林姑娘要见敬之……要见石菁么?”燕霜夜在黛玉看东西的时候,自己也在专心看书,时不时还写些什么。待得抬起头来,发现黛玉的目光已经从纸上移开了,这才说道。

    黛玉摇了摇头,“不用了。现在看来,他也是你们中的一员了吧?”

    “林姑娘不担心么?”

    “没什么好担心的,他有自己的路。况且,把他养大的是宝玉……我还是不习惯叫他石真呢。我不过是带过他一些日子而已。”

    “关于这个,我想宝玉真的不是宝玉了吧。”燕霜夜笑道,“他那玉已经没有了。”

    黛玉一愣。

    “我记得,他并不想要……”

    “确实不想。只是他随着政老南下,劳心费力,结果政老过世不说,又染了一身瘴气回来。他还要带敬之,又要照顾昔日姐妹,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只好来找我了。”

    黛玉再次叹息一声。

    宝玉是为了她,为了当初的那些姐妹们才离开贾家,去做自己最不喜欢的事情的。那些经济仕途之道,在官与商之间游走。

    二十年过后,看看自己努力的成果,是不是会很失望?

    她也是要去看看,才能知道。

    这么想着,黛玉站了起来,“那么我告辞了。”

    燕霜夜并不阻拦,只是道,“姑娘不必着急。明儿我们没弄错的话,长肃侯夫人,昔日的东安郡王之女穆华,要和卫夫人一起到不远处的圆光寺上香,姑娘若是有心,可以到附近等着。”

    “卫夫人?”黛玉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

    但尽管燕霜夜说起穆华详细,说起这卫夫人仅仅三字带过,但黛玉还是肯定,会这么说的原因肯定还是在于那个卫夫人。

    穆华她也不过就是数面之缘罢了,都是在北静王府。是东安郡王家的嫡女,地位可谓十分尊贵。昔日里北静太妃的那个“琼林宴”里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