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玉凤的到来让一帮训练教官们大饱了口福,再加上包玉凤带来的好酒。于是每天一到吃饭的时候,包玉麟的宿舍就变成了食堂和酒吧。只要一到点,三三两两的教官们就不等招呼,提着酒和给包思国的礼物上门去了。法国人到别人家吃饭带一瓶红酒是习惯问题,按说应该是跟主人共享的。可是这帮人来了以后,自己带的就直接就进了包玉麟的酒柜,有茅台喝谁还喝红酒?
就这么,几天下来,包玉凤带去的茅台给喝得差不多了,包玉麟的酒柜里,红酒也快放不下了。爱屋及乌,包思国成了大家最喜欢的小家伙。能够到第29行动局受训的,无一不是些精英分子,会说英语是很正常的事情,更不要说这些当教官的了。包玉凤除了会普通话,其它的都不会说,跟这些人交流起来没法沟通,可是包思国不一样,这小家伙的英语是在教会学的,非常标准。于是包玉麟不在的时候,跟人沟通的事情就成了包思国的专利。一时间,这个可爱的中国男孩,在法国却只能用一口流利的英语跟人沟通小家伙成了大家的宠儿,上包玉麟家吃饭的时候,要是忘记了给这个小家伙带点小礼物的话,那简直就是莫大的过失。于是,包思国专属的房间里,大大小小的礼物也多了起来。亨利上校从名字上就能听出带有英国血统,每次来包玉麟家里吃饭的时候,都会带上他那个跟包思国一样大的女儿一起,两个小家伙算是有伴了,玩得不亦乐乎,恨不得连晚上都不愿意分开。其实这也正常,军营里孩子本来就少,包思国又是受传统式中国方法教育的,很会帮助和让着小朋友。加上两个不同种族却一般大的孩子,本身就好奇和有吸引力,只要沟通没问题,当然能玩到一起去。亨利上校也很高兴女儿有了这样一个小伙伴。中国中学的教育方式也许不是最科学的,但是基础教育水平却是很高的。而法国的家长却最担心女儿在中学地时候出问题,成了非主流的那类人。
有一天喝得差不多的时候,亨利上校跟包玉麟商量。能不能在女儿米雪儿上中学的时候,到中国去读高中(他已经明白了中国中学的分段),到时候由包玉麟帮着照顾。等两个孩子都中学毕业了,就一起到法国来读书,到时候就由他来负责。包玉麟、特别是包玉凤对亨利上校的这个建议当然非常高兴,一口答应了下来。毕竟都是军人,别看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承诺,可是在这背后就意味着,如果不发生什么意外,就必须履约地。两个正在一起游戏的小家伙那里知道。自己十几年以后的事情已经被规划出来了。
或许是作战需要,又或许是这批参加训练的人素质的确高,要不就是包玉麟急着要陪姐姐好好欣赏一下欧洲风情。总之,这一期的特种作战考核和狙击手考核是通过人数最多的。特种作战考核是不能让人参观的了,不过狙击手考核的时候就问题不大了。包玉麟也想让姐姐和儿子感受一下部队的感觉,米雪儿听说包思国要去看狙击手考核。也吵着要跟着去看。
难得有女士们在边上参观,新训地狙击手们都像吃了****似的。表现得非常出色,这一期的狙击手全部通过射击考核。
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商量的。反正当包玉麟站在队列前宣布完成绩以后,十几个新训队员一拥而上,把包玉麟和和克兰西少尉一下给抓了起来。
本来考试合格以后热闹一下,让紧张训练了那么长时间的队员们发泄一下是正常的,这也是第29行动局地传统,包玉麟和克兰西少尉也都没有这么抵抗。按照惯例,一般是把教官高高的抬起来,然后大家一起松手,狠狠摔一下就算了。大家都是过来地。对这个包玉麟和克兰西少尉都有这个思想准备了。站在一边看着的包玉凤和两个小家伙同时感受到了大家地心情和欢呼声。都在一边笑着看着。
可是这一次不一样了,当包玉麟和克兰西少尉被举起来以后。两个人都闭着眼睛等着挨摔的,谁知道半天没有动静,包玉麟觉得奇怪,回头一看,一个狙击手正从战壕里扛着两个庞大的十字架出来了。顿时,他有一种非常不妙的感觉,挣扎着大声的叫唤。可惜随即响起来的《马赛曲》一下盖过了他和克兰西少尉叫喊的声音。
已经获得了毕业的狙击手们不紧不慢的仔细地将包玉麟和克兰西少尉绑在了十字架上,然后迈着正步,唱着《马赛曲》将两个十字架抬了起来,缓步走向靶场。
靶场一百米靶位处,两名士兵先跑了过去,用力掀开了一个被篷布盖着地,早就挖好的坑。十字架被抬过去以后,士兵们一边哼着熄灯号一边将两个绑着他们教官地十字架种了下去。
包玉凤这个时候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是包思国是在教会孤儿院长大的,当然清楚十字架意味着什么。他顿时紧张起来,拼命对着包玉凤叫喊了起来。
“姑姑!姑姑!他们要枪毙爸爸!”
包玉凤一听包思国的话,再看这个架势,顿时紧张了起来,想都不想,就往靶场里跑。
马丁上尉不知道什么时候披上了一件黑色的修士袍钻了出来,他贴着包玉麟的耳朵小声说:“包玉麟中尉,我很同情你即将遇到的,为了保证我不会遭遇相同的事,我只能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