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塑国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七十四章 佩顿要走?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木屋结构很简陋,可谓外面刮大风,里面刮小风。挂在顶棚上的两盏马灯,接着这股微风摆荡着。灯光摇曳,衬在剥了皮的松木上,愈发显得昏暗。

    何绍明皱着眉头,双手使劲儿拽着自己刚刚长出来的短发,满脸烦躁地盯着眼前桌子上的美军训练手册。这册子虽然单单只是陆军的,里面儿却包罗万象。从军队的意义,各级军官的职责,到普通一兵的战术动作。从步兵一直讲到炮兵、辎重兵。何绍明暗叹,自个儿是把军队想得太简单了。以为发了枪,训练训练,再辅助政治思想,就可以无敌天下。

    错了,错的离谱!有着现代人灵魂的何绍明知道,战争打得就是军队素质、后勤,打得就是综合国力。后勤这块尤为重要。问题是,他如今除了照搬之外,还真没有什么头绪。

    旁边儿,坐下来的秦俊生一脸正色,可何绍明怎么瞧怎么觉得秦俊生是在心底里偷笑呢。

    郁闷之下,何绍明理了理头绪,酝酿了半天,开口道:“这个,有点儿多,咱们一点儿点儿来。军队职责这里好说,把我写的那个小册子摘抄一下上去,宣传宣传国家民族思想,但也不能太过了,别让人家找咱麻烦就是了。这样,我们先从军纪、军容以及队列操练开始吧。”

    紧接着,何绍明努力回忆着,将后世那支百胜之军的行进、队列、军姿军容等一一描述出来。他这边儿说着,做着示范动作,那边儿秦俊生就询问着提出意见,然后一点点的记录下来。一直折腾到后半夜,算是把这部分确定了。

    待全说明白了,何绍明揉了揉干涩的眼睛,瞧了瞧外面的天色,见夜已深沉,忍不住打了个哈欠,随即揉了揉干涩的眼睛,试图让自己精神一些。

    瞧见何绍明满脸疲色,秦俊生识趣道:“得嘞,那大人您早些休息吧,来日方长,咱们明日再讨论。我看这样,先将那些华侨知识青年组织起来,把他们训练出来,然后再让他们去训练新兵,您看怎么样?”

    何绍明点了点头:“万事开头难,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那您早些休息吧,俊生告辞了。”说罢,秦俊生转身走到门边,似又想起了什么,转头道:“大人,有个事儿俊生一直不太明白。”

    “你问吧。”

    秦俊生脸上挂出了一抹戏谑之色,道:“俊生一直瞧不明白大人。说您不懂军事呢,您还真懂,许多新奇的理论发人深省,闻所未闻;可要是说您懂呢,您连最基本的战术动作都不清楚。不知大人可为俊生解惑呢?”

    “呃……”一句话问得何绍明满脸尴尬。他自个儿太清楚了,他就是一个半吊子。前世有点儿愤青,又受到当参谋的父亲的影响,这军事方面的知识,多少有一些涉猎。但要具体到某一方面,他就玩不转了。

    正思索着该怎么回答呢,却见秦俊生嘿嘿一笑,也不待何绍明回答,转身推开门走了出去。何绍明的脸色当即凝固了,感情这小子是在耍人玩儿呢。负气之余,不再穷尽脑汁回忆前世的知识,一头倒在床上,蒙上被子便睡。

    翌日起。

    打从早晨起来,这军营就变得不太一样了。新兵们向往常一样跑步,训练体能。而这边儿魏国涛与秦俊生,带着四十来名军官,组织起七百多名华侨青年,开始军姿军容训练。

    上午训练齐步走、站姿、坐姿,左转右转后转。下午又开始训练营务,个人卫生,物品摆放,甚至连如何叠放被子都要训练。到了晚上也不闲着,或是秦俊生或是魏国涛,将这些人聚拢在一起,站在前面开始讲各种条例。

    到了晚上八点左右,秦俊生与魏国涛会领着军校毕业的军官,挤在指挥部里,接着昏暗的灯光,与何绍明开始研究个中规范条例。

    周而复始,一晃一个月过去了。

    呼啸的北风,渐渐转成了和煦的春风,扑在人脸上,如丝绸滑过。沉寂了一冬的河流破开了冰层,开始缓缓流淌。远处的黑色山岩,慢慢覆上了一层脆嫩的青绿色。眼见着,四月就要过去了。

    这一个月里,那七百多华侨青年,算是初步有了军人的样子。操场上,七百多人标杆儿一样的站着,挺着胸膛,腰板溜直,目不斜视,配合着刚刚发下的军装,自有一股飒爽的军中豪情。

    经过众人你一条我一句的讨论,关东军训练操典也新鲜出炉了。步兵的军容、枪械保养、战术动作,全是何绍明规定,众人补充整理而成的。至于炮兵、骑兵、后勤,何绍明实在是不了解,只得眼下先照搬美军的。

    四月中的时候,从德国订购的两百挺马克沁机枪送到了。射击场上,立好了三脚架,何绍明瞄着远处的靶子,随即扣动扳机,‘塔塔塔’的枪声响起,远处的靶子如同暴风雨中被蹂躏的小舟一般,撕得粉碎。众人咋舌之余,总算明白何绍明为何坚持要散兵线冲锋,而否定队列冲锋了。

    没过几天,六十门75mm野战炮,三十名美国炮兵军官,从牛庄登陆,来到了这处热火朝天的大兵营。为什么说是热火朝天?一方面是滋养了三个月的新兵们,终于开始正式训练了,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