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塑国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八十三章 蚍蜉焉可撼山峦?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闻言,何绍明也不迟疑,当下下令,全军急速行军,驰援东土默特。

    东土默特。

    矮小的城墙下,横七竖八叠放着惨死的尸体。有包着红色头巾的金丹道教徒,也有一身蓝袍子的蒙军士兵。尸体上或是被长刃开了口子,或是被矛尖扎了个血窟窿,也有被抬枪、土炮轰得浑身是眼儿的,更有些身首异处的,不一而足。浓浓的硝烟味,伴着刺鼻的血腥,刺激着人的感官。

    城墙几百米开外,金丹道教徒聚拢在一起,在头目的指挥下排列着散乱的队伍。几名道士打扮的人,骑着驴子来回地走动着,一手持着宝剑,一手拿着鬼画符,口中念念有声。

    城墙上,守卫的蒙军士兵,喘着粗气,软倒在城墙上。今日天色一明,昨夜将东土默特围起来的匪徒,便连续展开了三次攻势。借助着不太高的城墙,几百名蒙军总算暂时打退了。

    一名小校模样的蒙军擦拭完手中的弯刀,快步走下城墙,奔向城中的一处蒙古包。进得蒙古包,也不见礼,急吼吼地道:“王爷,敌人暂时退了,有我察克度扎木在,必保护王爷周全。”

    蒙古包内,一身宽体胖,满脸惶恐,全身哆嗦的中年人,懦懦道:“退……退了?是彻底走了么?”

    “王爷,只是暂时退了。看乱匪的意思,怕是一会儿还要进攻。”

    “啊?察克度扎木,我看这儿是守不住了。不如你护着本王速速离去吧。”

    察克度扎木一皱眉,道:“王爷,如今匪徒四面围成,如何能走?”

    中年人闻言,眼泪差点儿掉下来,捶胸顿足道:“诶,早知如此,本王前几日便走了。都怪你,察克度扎木!要不是你拦着本王,何至于如此啊?不若你去跟那些匪徒商量商量,本王愿意出些金银牛羊,让他们放本王一条生路吧。”

    正当此时,外头又传来了喊杀声。察克度扎木顾不得宽慰那位吓破胆的王爷,急忙又返回城墙上与匪徒厮杀。

    这些年来,一方面是清廷控制蒙古各部,不得私藏武器,男丁超过一定数量就成批地斩杀;另一方面,蒙古各部承平日久,疏于武备。如今能拉得动强弓的军士,实在是少的又少。而火器,除了王府侍卫高价从洋人那儿买的快抢,其余还用着几百年前的抬枪、土炮之类的,而且弹药还极其稀少。

    一番厮杀下来,远程武器不过用了两轮,复又开始肉搏战。一方是承平日久的蒙军,一边是刚刚拿起武器,昨日还是农民的金丹道教徒,双方全凭着血勇之气,一时杀得难解难分。

    到底是金丹道教徒这边人数多,轮番攻击之下,眼看着城墙上匪徒的人数越来越多,城门更是被巨木撞得摇摇欲坠。眼见如此,察克度扎木嘶吼一声,暗道与其落入群匪手中受尽折磨而死,倒不如自己来个痛快的,便要抹脖子自尽。

    “先王,察克度扎木对不起您,只有自裁以谢罪!”说罢,反握刀柄,对着脖子,就要抹下去。

    “援兵,援兵来了!”正当此时,猛然间听得东面的蒙军连连欢呼起来。察克度扎木惊疑下,停了刀,向东望去。

    只见莽莽草原上,一片墨绿色的洪流,伴着朝阳,正缓缓地向东土默特城移动着。洪流前方,一队五百余人的骑兵,组成几排的长条阵,高速地奔驰而来。

    察克度扎木揉了揉眼睛,见没看错,此时从东而来的人马,定然是盛京派出的援军。当下涨红着脸,胸腔内热血激荡,只觉得浑身上下四肢百泰,又有了战力。举着弯刀高声呼喝着:“土默特的勇士们!咱们的援军来了,将匪徒赶下城去就能活命啊!”说罢,举着弯刀,又加入了战团。

    这一声呼喝,传遍战场,所有的蒙古士卒无不轰然应诺,奋起武勇,厮杀起来。而那边的金丹道教徒,反倒是士气低落,转瞬间便放弃了大好的形式,缓缓退下城墙。

    且说这边。

    过了土丘,何绍明也用不着望远镜了,一片旷野间,但见一群衣着杂乱,头裹着红色头巾的匪徒,正在围攻着一座小城。略微一观察,那些匪徒不过有一些大刀长矛,连杆土枪都少的可怜。当下嗤笑一声,下令道:“用不着等炮火准备了,告诉秦俊生,全军推进!”

    “是!”凯泰领命,策马向前传令去了。

    少顷,前锋一营骑兵,仗着马速开始脱离队伍,开始围着匪徒转圈,渐渐挡住了匪徒的后路。中军与左右两翼,在秦俊生的命令下,缓缓推进,立定在匪徒五百米开外。

    士兵们在步兵操典的作用下,开始取出随身的工兵铲,正打算掘开战壕。却被何绍明制止了:“挖什么战壕?别学得跟德国佬一样那么刻板。对面儿的大都是拿着大刀长矛的农民,几阵排枪过去,一准儿就散了。”

    关东军站定在五百米开外,一时间也不进也不退,就这么生生地定在那里,倒叫一众匪徒摸不着头脑。

    领头的新任‘平北王’王增与巡山侯爷王福,兄弟俩一商量,也没拿定主意,便转头询问其随行的道士来。道士掐算一番,道:“此番敌援军远来,必旅途劳顿,看似人多势众,不过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