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塑国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九十七章 善后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我亲自去发吧!”说罢,扔下目瞪口呆,文廷式急急地走了。

    “啊?”愣在原地的戈什哈琢磨开了,好嘛,堂堂的翰林编修,当朝中堂翁同龢的得意门生,竟然亲自跑去电报房,这位大人好像对洋玩意儿挺厌恶的,这话儿怎么说的?

    北京,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内。

    年轻的皇帝端坐在书案之后,双手各拿一封奏章,苦着脸端详着。这两封奏章,一封是《请停办三海园子以练新军折》,一封是《北洋水师请拨款添舰折》。

    前者是一名不见经传的清流御史上的折子,上面儿说如今大清强敌在侧,内忧外患,正是励精图治之时,怎可为了享乐靡银去建三海园子?接着又拿何绍明的关东军连战连捷说事儿,林林总总说了一大堆,无外乎就是那么点儿意思。

    后头的折子是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上的折子。歌功颂德一番,说道今年七月北洋水师六舰访问日本横滨之事,言‘受巨舰大炮所涉,日人皆卷舌而惶恐不安’,又说新近日本添置了三艘主炮三十二厘米的铁甲舰,合称三景舰,一艘四千吨的巡洋舰吉野。倘若再添新舰,必可一扫国朝五十年之颓唐,扬威海外。

    光绪瞧了半晌,眉头紧皱着。

    旋即冷哼一声,将两封折子随手扔在一边儿,道:“翁师傅,您怎么看?”

    正坐在下面儿察言观色的翁同龢闻言,起身跪伏在地道:“回圣上,老臣以为,那《请停三海园子折》怕是某些人要给咱们泼脏水啊。”

    “哦?此话怎讲?”

    翁同龢仰起头,道:“圣上您想,老佛爷修这三海园子,为的就是日后放权给圣上,她老人家好安度晚年。依着老佛爷的脾气,要是搅了她老人家的性质,那……况且这折子还拿何绍明的关东军说事儿,这是要离间圣上与老佛爷的父子关系啊。”

    光绪冷着脸点了点头,道:“翁师傅起身回话吧。你说的这些,朕都想过,可就是不明白,这么低劣的伎俩,是谁在幕后指使的呢?”

    翁同龢谢恩起身,挨着缎面的墩子坐下了半个屁股,思索了下,道:“圣上,依老臣看,这折子是给咱们提醒呢。”

    “提醒儿?”光绪有些疑惑,旋即会意,点了点头。最近帝党一系仗着平叛的首功,捞了莫大的好处,一时将后党打压的喘不过气来。怕是有心人早就看不惯了,自己又不好出面儿,这才旁敲侧击,让名微末的御史上了这么个折子。至于这位有心人是谁,不是那几位铁帽子,就是更上头那位。眼下的光绪,可惹不起这些人。想到这儿,光绪有些颓丧:“这折子留中不发。回头申斥一番那御史,打发他回家抱孩子吧。”

    “老臣遵旨。”

    转头光绪又道:“翁师傅,那这丁汝昌上的折子该如何批复?”

    翁同龢抚须笑了笑,道:“圣上,如今北洋水师已经一家独大,莫说在国内,就是在这亚洲,也仅仅排在英国之后。咱们这水师,从舰船到操练,可都是学的人家英国人,圣上以为,再添置一些战舰就能超过英国人么?”

    “翁师傅的意思是?”

    “老臣以为,他李鸿章不过是瞧着圣上的关东军已成精锐,此番平乱又功劳颇多,吃味之余,生怕来日圣上有了依仗,散了他李鸿章经营多年的北洋,这才让手下上了这么个折子。至于说日本,呵呵……”翁同龢满脸不屑道:“不过是撮尔小邦,如何是我大清的对手?此番言论不过是危言耸听尔。”

    光绪闻言,不禁连连点头,翁同龢一番点拨,让年轻的皇帝颇有些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正要出口附和,猛听得外头喊道:“奴才额勒和布,请见圣驾!”

    “传!”光绪一想,这额勒和布七老八十了,这大晚上的请见,定是有要事,犹豫了下,便传其觐见。

    一会儿的功夫,须发皆白,满脸褶子的额勒和布垂着头,拎着前襟挪着小碎步走了进来。哆嗦着跪伏在地,给光绪请了安,这才满脸喜色的道:“奴才给皇上报喜了!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报喜?光绪隐隐想到了什么,努力控制着脸色,尽量平静的问道:“爱卿,你这报的什么喜啊?”

    额勒和布喜眉笑眼的将折子递给小太监,开口道:“皇上,大喜啊!关东军今日下午攻下了乌丹,金丹道破灭,连匪首杨悦春都给擒了!奴才得了信儿,立马……”

    光绪再也安奈不住心中的兴奋,一把抢过折子,颤抖着手,先是快速地看了一遍,随即似没看够一般,反复看了几遍,这才放下折子,猛地一捶桌子,脸色涨红道:“好!真给朕涨了脸面!哼,让那些个首鼠两端的家伙也看看,就是没有他们,朕一样可以平定乱事!”说罢,用眼神示意,让小太监将折子递给了下面儿的翁同龢。

    翁同龢快速扫了两眼,如释重负般呼出一口气,这才拱手笑道:“老臣恭贺皇上,他日皇上亲政,整饬朝纲,必能中兴大清!”

    “皇上洪福齐天,必能中兴大清。”额勒和布在一旁附和道。

    光绪兴奋地站起身,围着书案走来走去,猛然顿足,道:“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