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锦衣夜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122章 当面锣对面鼓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白发人送黑发人,对朱皇帝的打击,这几年朱元璋年事渐高,对迁都之事有心无力,这事也就搁下了。于是重新开始下大力气整修皇宫,承天外金桥畔到现在叮叮当当的还没有完全完工,文武百官出入十分的不便。

    御道一侧,沿千步廊西行,毗邻五军都督,与东侧的六部衙隔街相望的,就是锦衣军都指挥使司。现在的锦衣卫可比不得当年风光了,除了执掌卫、展列仪仗和随同皇帝出巡这些基本上与传统的禁卫军没什么两样的事务,也就是时不时的向皇帝报一下市场物价,让皇帝了解一下民生,如今的锦衣卫当真了大明王朝最清闲的衙。

    衙里边冷冷清清,处处都是一片破败的气象,青砖漫地的平整路面上,砖缝里出许多野草,显见平时根本没有人走动,户和庭柱漆面盘剥,斑斓一片,就象年久失修的冷宫,锦衣卫的老人回来领饷的时候把这一切看在眼里,那心情自是可想而知。

    不过后院儿里头还是有人常住的,院中草木繁盛,鸟雀欢鸣,倒是自有一生机。一个红齿白、眉目清秀的英俊校尉正步入院中。

    锦衣卫现在仍然有将军、校尉和力士的编制。将军叫做天武将军,也就是从永乐朝起改称的大汉将军,主要职责是把守午,充作殿廷卫士,多由功臣子弟组。校尉和力士则拣选民间身体健康、没有前科、世清白的男子充任,校尉掌管卤簿、伞盖,力士举持金鼓、旗帜。

    只是这些都是在宫中当值的人员,锦衣卫都指挥使司的常驻人员已寥寥无几。其实这几年锦衣卫的百户官、千户官倒是有增无减,只不过那是因为皇帝每有赏赐,常选功臣子弟封为锦衣军官员,他们并不就职办差,只是担个闲职领份俸禄而已。

    英俊校尉绕过一丛木,就见廊下一个白袍男子正手持剪刀,弯腰修剪着一株草。这人头挽道髻,穿一身月白燕居常服,看年纪,只在四旬上下,生得朗目英眉,鼻如悬胆。三绺微髯,面如冠。

    大明选官,必得五官端正,同样有才学的两个人,相貌英俊者从仕就要容易的多,看这人容貌,何止达到了五官端正的标准,绝对称得上是一个美男子了。

    虽然他已四旬上下,可是气质熟,英俊潇洒,配上这一副好相貌,只要略施手段,照样可以得怀神颠倒。此人便是锦衣卫指挥佥事罗克敌罗大人。

    锦衣卫官员有指挥使一人,正三品,同知二人,从三品,佥事二人,四品,镇二人,五品,十四所千户十四人,五品。因为这几年来锦衣卫已经形同虚设,指挥使、指挥同知都是挂着虚衔的功臣子弟,平时根本不到衙里坐班主事,真正持锦衣卫事务的就只有这位罗克敌罗佥事了。

    那校尉快步向前,到了罗佥事身前一丈处,单膝跪地,直抱拳行了一个庄重的军礼,朗声说道:“锦衣校尉萧千月,见过佥事大人。”

    “咔嚓!”

    罗佥事又是一剪,一枝绿叶随之滑落,他放下剪刀,微笑瞟了萧千月一眼:“千月来了x,起来吧。”

    萧千月道:“是,卑下奉大人所命,一直跟着他,如今他……好象惹上了烦。”

    “哦?”

    罗佥事笑了,说道:“他惹的烦还少么?似乎他到了哪儿,都要搅起一天风雨来,呵呵,不过最后他总能置身事外,事了拂衣去,不留功与名……”

    萧千月苦笑道:“不过这一回,好象他无法置身事外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