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锦衣夜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663章 救水如救火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663章 救如救火

    来人一共有四个,二愣子把四人引进客厅,向夏浔引见,那四人立即解下蓑衣,出一身织锦斗牛过肩纹补的武官袍服来,领头一人向夏浔抱拳施礼:“卑职卫上直军明甲将军乌伤,见过国公爷!”

    夏浔一看他那身斗牛服,就晓得必是宫廷来人了,再一听他自报身份,果然是宫中卫,不由耸然动容:“诸位将军冒雨而来,京里出了甚么大事?”

    四位天威将军虽然披着蓑衣,可是因为冒雨一路赶来,走了这么远的路,身上照样xx透了,腰间佩刀的铜吞口上,雨滴答而下。乌伤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扶刀欠身,恭声道:“今以来,连下暴雨,苏州、松州、嘉定、湖州一带尽一片,百姓离散,哀鸿遍野,皇帝忧心如焚,急诏国公回京,主持赈灾事!”

    夏浔惊道:“苏松一带,患如此严重么?”

    乌伤苦笑道:“卑职只是奉旨传谕,详情不尽了然,不过看皇上和诸位大学士的模样,恐怕苏松患,比卑职所言,有过之而无不及!”

    听这将军言辞,还是读过几天书的,夏浔一听再不犹豫,立即道:“我马上与你们回京!”

    乌伤一怔,问道:“国公不候今日雨歇么,这等暴雨,国公……”

    夏浔道:“我这个国公,可不是身贵的纨绔子,二愣子,马上备马、备蓑衣!”

    “是!”

    二愣子答应一声,举着伞就冲进了雨里。

    夏浔回身对谢谢道:“事情紧急,我就不向众人一一告辞了,一会儿你告诉大一声,不必牵挂。孩子在这得痛快,我看你们也随意些,就在这里多住些时日吧,反正我一时也不在京里。”

    谢谢从没少吃苦,自然明白连绵暴雨,对她如今这样的人,不过是给孩子增加了些乐的兴趣,可是对那些地里刨食的穷苦百姓,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当即答应一声,温柔地嘱咐道:“老爷注意自身体,切莫劳累过度。”

    夏浔答应一声,不一会儿,二愣子匆匆赶来,禀报说已经备好了坐,同时还携来了雨具,夏浔就在厅口穿戴整齐,与四个同样重新披起蓑衣的宫廷卫士快步走去。

    思雨站在树下看得清楚,稚声便问:“爹爹,你去哪儿?”

    夏浔微微停了一下,对她笑道:“爹爹去给你们抓泥鳅!”

    思祺马上嘴,声气地接口道:“黄蟮好吃!”

    夏浔哈哈大笑:“你这馋嘴猫儿,!爹爹去给你捉一条大黄蟮回来!”说着已脚步匆匆地离去。

    夏浔很急,他在社会最低层曾经度过一年多的时光,他甚至一路讨着饭从湖州赶到青州,对社会最低层的穷苦百姓生活非常了解。他更在济南城里,眼看着无数人活活饿死。他不是铁石心,神经更没有坚韧到钢丝一般,那地狱般的一切,铭刻在他的心里,也曾几度被恶梦惊醒。

    他很清楚,在这四五月间,青黄不接的时候,如果遭遇一场大灾着什么,百姓里没有多少余粮,一旦被洪一冲,更是颗粒无存,那是要死人的,而且每一天都会死人,早去一刻,他就能挽救许多的生命,这已无关国运、无关朝堂、无关未来,就是为了当下那些受苦受难的贫民百姓,冒雨而行的辛苦还不能忍受么?

    这是一个人最朴素的感情!

    何况,这受灾地区还有湖州,这么多年来,虽然他的义父早就,他也早就离开了湖州南浔的那个村庄,可他从来不曾忘记过哪里,只是惮于被人识破身份,他没有自出现在那里。当里发达以后,他早就授意里,对那里的乡进行各种的慈善和捐助,这些事,一直由谢谢来做。

    如今他的“乡”遭了灾,他自然更加焦急。

    ※※※※※※※※※※※※※※※※※※※※※※※※※

    下雨了!又下雨了!

    下雨了!又是的一场雨!

    河满了,江满了,池塘湖泊全满了,连井都凭空升高了三尺。

    这才四月中旬,接连的几场大雨把湖州变了一片沼泽,田地被冲了,秧苗淹,低洼地带已经变了一片,有那士绅组织民船去营救灾民,划着船儿过去看,面上只隐隐出一片片的屋顶,有那侥幸存活下来的难民站在屋顶上叫喊着,哭泣着,有的不等船儿靠过去,就轰然一声房舍倒塌,人就砸进里不见了踪影。

    地势高的地方,淹最低也有一尺,农民以车淘来救田地,奈何那大一片,不断流淌,以车救不过是杯车薪之举,如何能救得了?到最后,那淘推车的百姓疲力竭地倒在地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全的希望浸泡在里,仰天痛哭。

    湖州城外,无数难民扶老携幼地赶来,向城里逃荒。湖州知常英林处断果决,立即下令封了城,不放一个难民进城,然后由官兵护送着,派人在四城外放粮赈灾,比稍稠、比镜子还亮的稀粥只施了半天,便宣布湖州已尽了全力,城中无粮施舍了,然后对城外百姓再也不管不顾。

    那些难民,青的还可勉强跋涉,再到其他地方去向善心人乞讨求活,可那年老体衰者和牵着抱着孩子的人怎么办?城里自有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