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不是陈圆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七章 大奥女人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江户,也就是今天的日本东京,本来不过是个靠海的小渔村,却因为德川将军把幕府设立于此,于是大批的农民、商人、浪人涌入“新都”,使之成为了继京都之后的又一文化、政治、经济中心。

    此时的江户,刚刚建设起来,到处是开凿的运河,便于从大阪等地运送物资。

    德川家的城堡,只能用巨大来形容。城墙全部由规整巨大的花岗岩和玄武岩铸成。历经近半个世纪建成的城堡,其庞大的规模和完备的护城防御体系,使日本平民不由望而生畏。而其背靠着堂皇美丽的富士山,前面是蜿蜒交错的运河来往,和宽广的护城河相互辉映,这样的景观倒也让人叹为观止。

    相较于威严肃穆的将军城堡,下町平民们的俗文化则让人轻松愉快,耳目一新。绚丽喧哗的歌舞伎,文乐,从中国的武术和摔跤演变出来的相扑等等,也是一道不错的风景线。

    接待我的德川将军名叫德川家光,是幕府的第三代将军了。(前两代分别是德川家康,德川秀忠)这位德川将军,年逾不惑,长得塌鼻小眼,个头偏矮,就形象上来看,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他在大奥设宴招待我。陪侍的有男有女。

    大奥,相当于皇帝的后宫。江户时期,日本的天皇基本上是由德川家族远程操控,所以德川将军的官邸也可看作皇宫。在将军的大奥里,也有着尔虞尔诈,勾心斗角的许多女人。

    当坐次已定,我便看出,大奥里的正主是那个头发斑白,面貌不善的老女人。这个女人,搞不好就是慈禧太后的角色。德川将军使了使眼色,授意他底下陪坐的一个大臣用中文向我介绍起来。

    介绍的人是儒臣林罗山,幕府的学政。对于此人我倒是有所耳闻,他使朱子理学成为日本的官学,并将大明的“闭关锁国”带给了日本。他的儿子还坚持认为日本人是中国的后裔。

    另一位名叫陈元斌,三、四十岁的样子,脸庞干涸沧桑。经介绍方知,他在江户的国正寺教授武艺,而他居然是个中国人。

    陈元斌见到我不禁有稍稍的激动,他乡遇故人,多少有些亲切,有些心酸吧。他顿了顿,拱手道:“在下是崇祯十年的进士,后来有幸在福建南少林修习了武艺。”

    我笑道:“陈先生竟是个文武全才。”

    心下暗暗盘算起来,德川家光在大奥接见我,倒也说得过去。毕竟我表露身份是崇祯的妃子,不一定需要以使臣的礼节接待。但是,他这两个陪坐的人,一个是对中国文化崇拜至及的日本儒臣,一个是大明往日的臣子,用意何为?是了!看来,他对我的身份有些怀疑,想借此看看我究竟是真是假。

    正想着,德川家光介绍起女人来。他恭敬地朝那个白发的老女人点头示意,像我介绍道:“这…这位…是本将军…的…的乳……母,前天…天…皇赐号‘春—日—局’。”老女人傲慢地笑了笑。之前,我还当她是德川家光的母亲,没想到只是个乳母。我心下不禁一惊,立马想到了天启皇帝的乳母客氏。看来这个老女人也不简单啊。

    德川家光接着才介绍起他的妻妾,依次为正室本理院,侧室自证院、桂昌院等等。只是他每次介绍的时候都顿了好久,每一个词都重复好几遍,初时,我还当他是中文不流利,后来,我才发现原来他是口吃!唉,日本的第一首领就这副德性,还真是有损门楣了。

    一时,仆人匍匐上前在每人面前搁置了一个长方形的漆器食案,这是日本的本膳料理,最为正式。每上一案就叫“膳”,共有七案。

    第一案叫“本膳”,已经摆了上来。食案上共有五个容器。我定睛一看,左边上方的大杯里黄黄的,好像是生鱼丝,透着醋味和腥味;下方的钵里是煮熟了的肉食;右边上方的一盘咸菜,下面是一碗米饭;正中间是汤。

    德川家光指着这些,大略介绍了一番,依次称为“脍”、“煮物”、“香の物”、“饭”和“本汁”。他的妻子本理院微微一笑,用日语对着我道:“您尝尝这脍,是京都新来的大师傅做的。”

    春日局立马咳嗽了一声,不满地用日语训斥她道:“她听得懂日语吗?每日只知道吃喝……”本理院一怔,不再言语。

    桂昌院却对着春日局道:“您不要生气了,喝点本汁,您那碗是媳妇我命人另外做的。”

    春日局显然对桂昌院很满意,略微点头,以示赞赏……

    她们的对话,我听得清楚明白。和那些武士待了那么长时间,没理由日语水平会不升反降啊。但此时我只好装作没听懂,冲着诸人点头微笑。心下暗笑,中文此时可是世界语言,作为自豪的中国人,完全不要学外语,外交界学习我们的语言就可以了。

    德川家光对于春日局几个女人的一场暗自较量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待春日局说完后,才问我道:“未…未…知娘娘尊号是?”

    我心下一咯噔,既然是妃子必定有封号,这可不能随便胡诌了。

    此时,我只好硬着头皮道:“我现今并非是什么皇妃。”此言出口,众人脸色不由一变,我赶忙补充道:“我因认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