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渭水悠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十五章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自从竹梅领孩子去陆云以后,她母亲就白天愁,晚上想,抽签问卦,求神许愿,希望在神灵的保佑下,母子能平平安安地去,平平安安地回来,更乞求神灵保佑,使国锐能回心转意,不要和竹梅离婚,让他们家庭团团圆圆,这是再好不过的了。

    这天 ,她又一个人悄悄去关帝庙烧了香,回来刚坐在炕上,忽听大门口有喊叫之声:“婆!我回来了!”

    她正要下炕,小刚已经跑进房子,站在她面前,好像几年没见似的,张开两只胳膊扑在他外婆怀里。

    小刚自从断了奶,多时就住在外婆家,和表兄弟们一块玩耍,有时家里来人叫也不回去,久而久之,外婆家就成了他真正的家。外婆爱他,胜过爱自己的亲儿孙。

    一看见小刚,外婆脸上的愁云顿时一扫而光,把小刚抱在怀里,亲小刚的脸蛋,问:“我的刚刚,你一个人回来了,你妈呢?”

    “我妈还在路上走呢。”小刚搂住外婆的脖子,撒娇地说。

    “你爸和你一起回来了么?”外婆拐弯抹角地问。

    小刚摇头说:“没有。”

    “他送你了没有?”

    “没有。”

    外婆心里凉了半截,她再没往下问,牵着小刚的手,往门外走。

    这时,竹梅正迈着沉重的脚步,行进在车站通往娘家的街道上。她怕熟人看见要搭话,用纱巾包着头,不敢左顾右看,低头只往娘家走。

    暮色昏沉,街上熙熙攘攘,小贩叫卖声不绝。

    “哎——热包子!”

    “来呀——扯面,一角钱一碗!”

    竹梅肚腹空空,两腿发软,心乱如麻,没了主意。

    一离开陆云市,她就一直在筹思,回去以后,她和小刚应该在哪里安身。

    按理说,她应该回史家庄去,那里有土改时分给她的土地,那里有她和孩子的家。可现在她不想进那个家门,一进那门,她心里就难受,就由不得要回想过去的事情,而且跟阿公阿家住在一个院子,出进都很不方便。她现在最需要的是忘却,在忘却中让自己心灵的伤口慢慢得到愈合。对一个刚刚离过婚的女人来说,娘家就是她最好的避难所,最好的安身之地。好在玉石镇离史家庄并不远,也能照料她的土地,她在路上就这样定了。

    可是,一走进玉石镇的时候,她心里又踌躇起来。娘家也是一大家口人,仅仅靠一盘水磨和哥哥每个月四十多元的工资维持生活,自己和小刚一去又增加两口,这日子能维持吗?国锐和她没闹离婚的时候,娘家也时常得到国锐一些好处,而现在自己完全成了娘家的累赘,娘家人能欢迎自己吗?即便母亲没说的,兄嫂能没意见吗?她脚步不由得放慢了,两腿感到发软。

    好在母亲亲自到路上来接她了。母亲一手拎着小刚,一手拄着拐杖,迈着小脚,趔趄地朝她走来。一看见母亲,她灰冷的心突然感到一热,同时又感到万分的委屈和难受,她想对着母亲大哭一场,把心里的苦水全倒出来,让自己好受一些。可她强忍住了,因为这是在大街上,她强装笑脸,含泪叫了声“妈”。

    母亲转过脸去,用袖口擦了下泪,回过来头来问:“小强呢?”

    一提起小强,竹梅再也不能抑制自己,在大街上抱住母亲大哭起来,惹得街上的人都看她俩。有的女人跑过来劝慰:“这女人你是咋了?甭哭了,赶紧回去!”有人从旁边打听这女人为什么哭,结果竹梅身边围了许多人。

    “你把小强留给人家了?”母亲显出惊异的神情问。

    “小强……丢了……”

    “丢了?!怎么会丢呢?”

    “回去再说。”竹梅看着围观的人,强止住泪说。

    “那短寿的不得好死。”人群里知情的人在骂。这显然是在骂国锐,竹梅听着心里不好受,搀着母亲说:“妈,快走。”

    一到家里,竹梅把小强的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母女俩又痛哭了一场,小刚也跟着哭。

    一会儿,竹梅的嫂嫂和侄儿们都进来了。聪明的嫂嫂从婆婆和竹梅的脸上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端底,她没有再细问,只是安慰了竹梅一番,就进厨房做饭去了。

    趁房子再没别人,母亲又劝导竹梅:“可怜的娃,你跟小刚能平安回来,这就好。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再不要提了,老天爷会睁眼的。你就和小刚好好过日子,算走算看。”

    竹梅点了点头。

    小刚一见表哥表弟,又转悲为喜,亲热得不知如何是好。他用手比画着讲述他在陆云的见闻,脸憋得彤红,却又说不清楚:“陆云,真美……真美……街那么宽,那么长……人,多得很多得很……电灯——没见过吧,可亮可亮啦!还不用洋火点,一拉,就着了,再一拉,就灭了。小娃没大人领,可不敢到街上乱跑,跑迷了,就找不到家了……”,表哥表弟眼瞪得圆圆的,越听越莫名其妙,只恨自己没得去,不住的咂舌叹气。

    “回来带什么好玩的没有?”方方哥问。

    “没有。有一颗皮球,后来丢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