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秋天,东川乡小学招收新生,村里的娃娃们换上新衣服,高高兴兴去报名。小刚看见了,赶紧去告诉竹梅:“妈,人家都报名去了。”竹梅一打听,果真是。她回家也给小刚换了一身新一点的衣服,把他平时的看图识字课本和铅笔装在书包里,给小刚挎在身上,把小刚交给三蛋,叮咛说:“你俩一搭去一搭回来,报了名就往回走,不要到河湾去,听见没有?”
三蛋答应着,小刚早已跑出了家门。
从史家庄到东川小学有两条路,一条是沿铁路走,这是北路;另一条是从东华寺旁边穿过,走旱坪,这是南路,南路略近一点,走的人多。这次他们却走的是北路。北路能看火车,而且树多水多,坟地也多,沿路走热了还可乘凉玩耍。
小刚一路跳跳蹦蹦,兴致很高,可是当进校门时,心里却有点害怕,他忽然觉得自己非常渺小,处处不如别人,竟连一句话都不敢说,看见大些的学生在校园里无拘无束地玩耍,他非常羡慕,心想:“什么时候自己也能跟他们一样?”
平时不爱念书的国强,这时想在小刚和三蛋面前显示自己,装得俨然是个学生的样子,让小刚感到十分敬畏。他把小刚和三蛋领到他们班教室,指着一个位子说:“看,这就是我的座位。”小刚肃然起敬,觉得真了不起。
“以后要是谁打你,你就给我说,我收拾他。”
听国强这么一说,小刚觉得有了靠山,心里一下踏实多了。
“学校还有一个舞台,走,我领你们去看。”国强领着小刚三蛋,在学校各处浏览了一番。小刚边走边看,觉得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地方了。
忽然听见一位老师在喊:“一年级新生到教务处门前报名。”
国强说:“走,我领你们去。”
教务处门前已经排着一条长长的队伍,三蛋和小刚排在最后,接着又有几个学生排在他们后边。
队伍一点一点向前移动,小刚等得心慌。原来报名的老师要问新生许多问题,例如家长姓名、家庭住址等等。小刚生怕老师问他父亲的名字,他不知道该不该说。要是说,他明明知道史国锐已经不是他父亲了;要是不说,别人又会笑他没有父亲,他真是左右为难。当他快到老师跟前时,心里害怕起来,又希望队列能移动得再慢一点。
三蛋终于到老师跟前了。三蛋下来就是小刚,这时小刚心咚咚直跳,呼吸有些紧张。
“你叫什么名字?”年轻的女老师抬起头来,目光注视着三蛋,用手指将鼻梁上的眼镜向上推了一下,表情严肃而温柔,普通话说得相当好,听国强说她是支援西北建设的天津籍教师,梳着烫发头,当地学生对这种发型看不惯。国强在小刚耳边小声说:“她叫猫头鹰。”
“我叫三蛋。”
女老师笑了,说:“没有再好一点的名字吗?——姓什么?”
三蛋愣住了。国强大声说:“王三蛋。”
“谁问你了?”女老师盯住国强,发怒了,呵斥道:“回教室去!”
国强做了个鬼脸,站着没动。
“到教室去!听见没有?”
国强这才大摇大摆地走开了。
女老师在报名册上写了“王三蛋”,又问他父亲的名字和住址,还有他的年龄,最后又问:“你有几个手指?”
三蛋扳着手指头数了三遍,说:“八个。”
老师扑哧笑了,小刚在后边也忍不住地笑。
轮到小刚了,老师问小刚:“你叫什么名字?”
小刚鼓足勇气,说:“史小刚。”他给自己壮胆:“不要害怕,问什么,说什么。”
“你属什么?”
“老鼠。”
“你会写字吗?”
“会。”
“你写‘学校’两个字。”
小刚用指头在桌子上写了。
“你父亲叫什么名字?”
这时,小刚犹豫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旁边一个学生说:“他大和他妈离婚了。”小刚一下子感到无地自容。
女老师犹豫了一下,又问:“你母亲叫什么?”
小刚回答:“梁竹梅。”
“好,下一个。”
小刚让在一边,他松了一口气。
回家走的是南路,一路学生很多,小刚感到非常自豪,以为自己已经是一个正式的学生了,连他背的那个“书包”有多么滑稽他自己也不知道。那根本不是什么书包,而是他妈下地劳动带的干粮袋,临时当书包背在身上,像个乞丐,而且袋子里只装了一本识字课本和半截铅笔,看上去袋子里什么都没有,干瘪瘪的。本来新生报名是不带书包的,只有他一个人背着,许多女孩子在他后边忍不住的笑。
回到家里,小刚立即向他妈汇报:“妈,学校可美了,老师问我,我什么都会。”竹梅一听非常高兴。
第三天,学校正式发通知,小刚去得很早。老师一个一个叫名字,他从开始听到最后,没有听见自己的名字,非常懊丧,